国家卫健委出台的《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于年4月10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贯彻落实《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而制定的。畅通医疗机构投诉渠道、规范投诉管理是预防纠纷的必要举措。根据投诉反映的问题落实整改措施,也是医疗质量安全持续改进的有效手段。《办法》指导医疗机构建立一套完善的投诉管理体系,规范投诉处理程序,将投诉预防、接待、反馈、医疗质量改进等工作有机结合,要求以患者为中心,做到组织健全、处理规范、投诉便捷畅通,必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指导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必知规范。
在当前新的法律以及特殊的医患环境下,如何更好的运用新法规、新思维、新工具,从日常质量安全管理,环节风险防控,注重医患沟通等工作入手,切实提升医疗质量与安全,促进各项医疗机构评价指标的合理、平稳发展,也是每一所医疗机构在新时代发展前进的道路上,必须直面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医疗风险与保险研究分会举办“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与医疗质量管理及医疗事故鉴定难点问题应用”学习班,请各单位积极组织参加。有关具体事宜通知如下:
01学习内容(一)医疗机构投诉管理
1、制定《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的背景;
2、《医疗机构投诉管理办法》的主要内容;
3、如何有效健全医患沟通机制,提高医患沟通技巧与能力,从源头减少投诉;
4、医疗机构投诉管理组织与人员的职责;
5、医疗机构投诉档案的内容与建立;
6、医疗投诉接待与处理的基本要求的细化;
7、医疗机构与投诉管理监督部门的职责与法律责任。
(二)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纠纷预防处理
1、《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对医院管理所提新要求的解读;
2、18项核心制度要点规定的内容重点难点问题和新变化注解;
3、医疗质量安全重点部门、关键环节管理及多部门配合的要点与实务;
4、病历书写管理超严监管制度、医院如何落实;
5、医务人员行为规范及常见法律风险点;
6、现有医疗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间的衔接与综合运用;
7、医疗纠纷的三级预防体系的建立,医院投诉体系良好运作;
8、如何进行医疗纠纷的处理(纠纷处理途径的选择、协商原则、谈判程序和技巧等)。
(三)鉴定新规对医疗纠纷处理的影响与应对
1、鉴定工作的必要性;
2、医疗鉴定的本质和主体;
3、医疗损害鉴定的主要程序;
4、鉴定思路、标准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