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家医疗信息化企业进入移动医疗的各种

互联网创业浪潮中,普通民众和媒体的视线往往被这样的故事所吸引。草根英雄啸聚一班兄弟,冥思苦想,跨界打磨出一个精妙的商业模式,短期内接踵而至百千万乃至亿元计的一轮轮投资,丑小鸭变天鹅。在中国移动医疗创业群体中,医疗信息化企业与这个典型形象完全相悖,却是最有可能走到终点的赢家。因为医疗服务具有非标性、线下不可替代性、地域性和低频性,任何成规模的医院的重资产运营模式。下面随笔者看看他们的群像和切入移动医疗的姿势。

医疗信息化企业从事移动医疗的优势和劣势

在移动医疗创业群体中,医疗信息化企业具有突出特点:一、他们是中国互联网的最早玩家,网络研发人才济济,但侧重点是基于局域网的企业信息化;二、他们是医疗行业的专家,对于医疗业务流程熟稔并孜孜以求,帮助各类医疗机构进行业务流程优化;三、他们打造出具有竞争力的成熟业务,有稳定的利润池,对于互联网创业“进可攻,退可守”。医疗信息化企业离互联网最近、与医疗机构最亲密、具有关联业务支撑,这是他们从事移动医疗的优势。

互联网创业最宝贵的资源是互联网思维、速度。医疗信息化企业在此方面具有一些劣势:一、由解决方案思维转为产品化思维具有相当困难。绚烂的彩纸再绘制出其他图案,远难于白纸。医疗信息化企业长期从事解决方案开发,迎合甲方的各类定制化需求,而互联网创业则是打造面向大众的产品,要求开发者按照功能优先级和市场反应,有序推出各种功能。二、成熟企业管理体系与创业团队灵活性的矛盾。目前,上述企业从事移动医疗创业一般采取项目制和子公司制两种模式。项目制可以复用原有公司资源,但在人事、财务、宣传等领域节奏和思维受公司较大掣肘。子公司制会更加宽松一点,便于后续融资,但大多数公司实际仍然对其采取项目制式的管理。三、打破原有利益格局与利益整合难题。创业项目或公司需要复用原有公司资源和部分人员,面对未来可能愿景,会产生内部利益纷争,“锅里的肥肉不一定能够夹到碗里”。有时候,当下的成功可能是未来成功的毒药。

医疗信息化企业进军移动医疗的不同“姿势”

进军移动医疗的医疗信息化企业中,以做HIS(医院信息系统)的企业居多,各家走向移动医疗领域的步伐不同,走出的步数不一,有的已大举进入,有的刚小心试探。他们介入的姿势也不同,有医院平台模式,有的则是基于分医院平台,还存在无平台模式。下面就各家企业情况作下介绍。

1-1东华医疗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一梯队企业,医院信息化系统、医保控费等为业务核心。年上市,沪市主板。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健康乐。健康乐子公司形式运作,健康乐软件有限公司。主攻使用东华HIS的医院。

产品:健康乐(大众版、医生版)App、云随访App、医院App、云诊所。

核心产品功能:健康乐App在功能规划上,包含院前、院中、院后的线上咨询、预诊导诊、预约挂号、费用、诊断、报告单、处方、院后随访等功能。以大众版和医生版分开的形式,既面向C端用户,医院更广泛联通的需求,医

典型用户:医院10余家。

融资情况:暂无。

1-2东软医疗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一梯队企业,拥有医疗器械、医疗IT、慢病管理等一站式医疗产品线和解决方案。年上市,沪市主板。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大象就医App、医院以及瘦瘦App。大象就医以项目形式运作;东软熙康以控股子公司形式运作。

产品:大象就医App、瘦瘦App、东软远程医疗网。

核心产品功能:大象就医,具有预约挂号、诊间支付、叫号提醒、查看检查检验报告、导诊、转诊等功能。医院,互联网+医联体信息化解决方案,致力于分级诊疗、有序就医,基于云计算SaCa服务模式,打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民营连锁诊所、私人诊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

典型用户:医院、医院等余家签约,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等,医院现已正式运行。

融资情况:年12月,东软熙康获得弘毅投资、高盛、东软控股及协同创新等投资1.7亿美元。

1-3金仕达卫宁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一梯队企业,以弱定制、标准化模式,大量向中小医疗机构提供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年上市,深圳创业板。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纳里健康。

产品:纳里健康(区域卫生)、医讯通、优孕宝(孕期健康)、康信(慢病管理)等App。

核心产品功能:纳里健康系卫医院、杭州江干区卫生计生局、浙江绎盛谷、国药控股等机构,打造的O2O移动医疗平台模式。该模式要求患者就医流程必须从签约家庭医生开始,根据病情轻重涉及分级转诊、远程会诊、医药联动等内容。

典型用户:杭州市江干区

融资情况:暂无。

2-1万达信息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二梯队领先企业,以HIS、区域卫生信息化、妇婴保健信息化以及医保控费等为主业。年上市,深圳创业板。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全程健康管家。全程健康以子公司形式运作,上海万达全程健康服务有限公司。

产品:全程健康管家App、宝宝便便分析、婴儿饮奶量App

核心产品及功能:全程健康管家目前在上海落地,致力于上海区域的分级诊疗、慢病管理。其在社区卫生中心配置大量的健康监测设备,以医保卡为唯一身份识别标志,吸引就医患者采集血压、血糖、血氧、心率等基础健康数据,医院调用。目前,全程健康还在上海建立线下诊所,致力于私人医生服务。

典型用户:上海地区。

融资情况:暂无。

2-2智业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二梯队领先企业,医疗领域以区域卫生信息系统、HIS等为主业。积极筹备上市中。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睿康。

产品:智业(公众版)App、美丽厦门智慧健康App、聚医汇App、睿康App。

核心产品及功能:睿康,分为医护版和非医护版,核心特色为“三师共管”,即打通医疗与健康管理,依托区域卫生信息系统,以分级诊疗的核心,每名签约慢病患者,医院的专科医师、一名基层医疗机构的全科医师和一名经过培训认证的健康管理师提供诊疗照护与健康管理。聚医汇功能:预约挂号、分诊叫号、报告单、就诊记录、医院导航、就诊指南、本院动态等。

典型用户:睿康App,厦门市集美区。聚医汇共签约45家,医院可用。

融资情况:暂无。

2-3天健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二梯队领先企业,以HIS、PACS等为主业,曾开发“军卫系统”。非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为日本富士公司。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医院平台。以项目制形式运作。

产品:天健移动App(未上线)。

核心产品功能:天健移动:预约挂号、检查检验报告、候诊情况查、体检报告、医患智能互动、多种支付方式、医疗服务评价、医院基本信息。

典型用户:医院,医院(大众版、医院版)。

融资情况:暂无。

2-4北大医信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二梯队领先企业,以HIS、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医联体信息系统等为主业。非上市公司,大股东为北大方正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以项目制形式运作。

产品:医院App

核心产品功能:手机挂号、候诊提醒、门诊缴费(未开通)、查看报告、住院跟踪。

典型用户:医院,医院。

融资情况:暂无。

3-1银江股份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三梯队企业。9年上市,深创业板。

移动医疗切入点:医院平台、医院。以健康宝互联网技术有限公司形式运作。

产品:健康宝App、医院等App。

核心产品功能:健康宝App具有预约挂号、查报告单、叫号查询、医院导航、健康资讯、科室医生。

典型用户:医院,医院等16家医院。健康宝目前尚不可用。

融资情况:暂无。

3-2金蝶医疗

市场地位:医疗IT第三梯队企业。5年上市,深圳主板。年3月成立金蝶医疗。年放弃传统医疗信息化业务,医院。

移动医疗切入点:无平台模式,着眼于新型银医合作模式。以金蝶医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形式运作。

产品:医院(







































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中科发布白癜风诊疗康复标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pc/35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