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赛柏蓝器械
综述:赛金花
昨天(4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6号)医疗体系运营将发生重大改变,将开拓医疗器械营销新战场,谁能率先抢占赛道?
我们来看看文件带来的几大变化,是如何影响到医疗器械行业的。
文件首先明确,医院医院,提供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在线复诊,允许在线开具部分常见病、慢性病处方。
这也就意味着,医院必将大爆发,全国遍地都是。医疗器械企业,医院展开合作?
文件鼓励医联体内开展远程会诊、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而且要覆盖全国所有医院,并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
远程心电诊断、远程影像诊断等服务,将让基层医疗机构留下病人,减少向上转诊断,增加基层医疗的服务项目,心电、影像医疗设备的投放在终端医疗机构的投放、布局,则成为企业竞争的重要因素。
文件提出加强老年慢性病在线服务管理,鼓励利用可穿戴设备获取生命体征数据,为孕产妇提供健康监测与管理。
健康可穿戴设备作为一个新的商品类别,被列为了医疗器械,本次发文,可以说是明确了健康可穿戴设备两个重点的发展方向:老人护理及孕妇监测设备。谁能率先领航?
文件支持研发医疗健康相关的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大型医疗设备、应急救援医疗设备、生物三维打印技术和可穿戴设备等。还支持医学检验机构、医疗卫生机构联合互联网企业,发展疾病预防、检验检测等医疗健康服务。
“大数据+人工智能”是医疗发展的方向,而数字医院各个科室,特别是医疗机器人,已经出现了奇芬奇这样能够开展较为复杂手术的,各类新产的各大型医疗设备,基本上也都向数字化、智能化快速靠拢。
其实,早在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的发展目标时,就曾指出:要加快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养老等新兴服务,支持第三方机构构建医学影像、健康档案、检验报告、电子病历等医疗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支持智能健康产品创新和应用,目标是到年“互联网+”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互联网+”新经济形态初步形成。
附文件全文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