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一周年绿色环保渐入人心

垃圾分类是城市“引领时尚”的“关键小事”,也是精致城市建设的发展大事。年7月1日起《威海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正式实施,这一年以来各个区市的垃圾分类成效如何,今天让我们走进环翠区和荣成市看一看。

威海市第十中学是全国首批垃圾分类样板学校,在干净明亮的校园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的标语,每个学期,学校都会组织同学们参加社会实践和研学,真正让“绿色”时尚充满师生们的生活。

感受垃圾分类的流程,同时到花园社区看垃圾如何变成肥料,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在实践中得知,让“无废”的理念走进校园。

做好垃圾分类已经是孩子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积极践行的一部分,每间教室的后方都会有三个类别投放的垃圾桶,这些不起眼的小桶却让每个班级实现了“变废为宝”。

由班级的卫生委员进行日常监督,定期组织孩子将积攒的垃圾投放到社区的投放点所得的收入作为班费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

医院,处处可见垃圾分类的“巧思”。在医院里,垃圾主要分为生活垃圾和医疗废物两大类,除了在每个科室都设置分类垃圾桶,做好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医院对不同种类垃圾的运送和转交工作做出了明确规定。

可回收物暂存处1个,共铺设了分类垃圾桶多个。我们还通过各种减量化措施,我们每天可以减少很多其他垃圾。我们还聘请了社会上专业的垃圾分类人士,医院的垃圾分类工作。

医护工作者不仅是垃圾分类的参与者,更是垃圾分类的宣传员。每次有新的患者入院,医护人员在带他们熟悉住院环境的同时,也将垃圾分类的相关内容融入讲解之中,引导患者及家属正确分类投放。

送到垃圾存放处,但是从去年我们实行了生活垃圾分类以后,我们现在生活垃圾量明显降低了,现在每天下午去送一次就可以了。

医院等人员流动密集场所,环翠区个社区村居也基本上实行了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和居民宣传发动的全覆盖。

对一些分类效果不太理想的我们也实行了专车收运,下一步我们工作重点就是加大推进垃圾分类设施的提档升级,也就是撤桶并点,还有垃圾分类专用房的建造,另外扩大垃圾分类监督员的上岗监督劝导的力度。

在荣成市崖头街道曙光社区曙光小区,每天早上六点,小区的垃圾箱房准时“开门迎客”。小区的热心居民担任志愿者,帮助大家正确分类生活垃圾。

以前我们小区分类垃圾桶都放在楼旁边,现在好了,垃圾都进这个房了,特别好,干净卫生。

前不久,小区撤掉所有垃圾桶,设置了固定的垃圾房,实行生活垃圾“定时定点”投放。在一个有常住人口对户的老旧小区,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社区工作人员作出了很多努力。

发放宣传单等形式,来提升大家环保的意识。自从垃圾分类房投入以来,比我们预想得到的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进入垃圾分类时代以来,一年过去了,垃圾分类这项“新时尚”已经变成很多市民的“新习惯”。

已经完成了一千一百多个,实现了全覆盖。城区中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沿街商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已经全面推开。目前我们正在推进生活小区垃圾房建设,生活小区的垃圾房建设工作也是我们垃圾分类工作中的难点和堵点,下一步我们将着力加大工作力度。目前已建和在建的生活垃圾房有一百四十多个,力争年底前小区生活垃圾房建设完成。

居民区、学校、医院……这只是威海生活垃圾分类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威海市围绕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从健全工作机制、配齐分类设施、完善督导考核、强化宣传引导等方面入手,初步建立起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治理体系。目前,我市生活垃圾分类群众知晓率达到了66.72%,收集点设施达标率达到了80.03%,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设施居民小区覆盖率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垃圾分类现已初显成效。

向市民及时的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标准,还有方法,提高市民的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针对目前厨余垃圾垃圾收运车辆不足,厨余垃圾处理能力不足这两个问题进行解决,提高我们源头减量、中端运输、末端处置全链条管理体系。

编辑:赵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jd/97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