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氧黑灰产滋生为何无力拨乱反正一视

作者:东玉编辑:西贝“互联网医美第一股”新氧上市已超过一年。借着“颜值经济”、“网红经济”的东风,成为医美流量入口的新氧财报成绩亮眼。然而,随着乱象丛生的黑医美行业事故频发,新氧的硬伤浮出水面。如今的新氧正遭受越来越大的质疑,不仅因涉嫌出售违禁品、社区内容造假、流量透支等问题受到媒体质疑;还因佣金收入增速低于市场预期,后续增长能力遭到投资人怀疑。这导致新氧虽然成绩亮眼,但并不被资本市场看好。截止7月6日收盘,新氧股价14.63美元/股,这一价格距离上市初期的最高价22.8美元/股,明显缩水超三成。01易被“黑灰产”侵蚀医美行业野蛮生长,上市之后,财务表现不错的新氧过得并不轻松。从内部看,上市不到一年,COO、CMO离职。从外部看,乱象丛生更是医美行业的系统性风险。而新氧也无法摆脱行业的阴影。去年7月,新京报披露了新氧平台上存在一系列乱象:医美机构线上低价引流,却拒用户验药;医美机构线下私售违禁药;假日记案例分项目、是否独家标价;线上代运营可代写医生问答;模特模拟术中恢复过程以假乱真等。这些负面问题频频爆出,对新氧的影响也是颇大。尽管新氧事后也有采取一些措施去整治这些问题,但可以说的是治标并不治本。而行业乱象也自然引来了监管问题——去年8月27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医疗广告专题培训会,联合上海市卫健委等部门整顿医美广告市场,直接触动行业敏感神经,受此影响,两天后新氧股价应声跌去1/3,同一天其发布Q2财报,财报亮眼却又经历股价大跌,连续几天徘徊在低位。事实上,由于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心态不成熟,行业监管不到位等原因,医疗事故频出,医美行业一度是医患矛盾重灾区。据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统计,就年因医美导致毁容的投诉记录高达2万起。而新氧平台在“社区+内容+电商”的模式下,很容易被黑灰产侵蚀。很多女生一旦进入新氧APP很容易遇到这样的场景:“还需要丰个唇,打个苹果肌,做个鼻综合,垫个下巴,皮肤也可以做一下...对了现在有个活动充值x万的话可以送你一套皮肤护理套餐...”咨询前,只是对某个部位不是特别满意。咨询后,好像自己丑出了天际。殊不知,医美行业泛滥,大量黑医美存在使得用户和行业不太“美”。劣质机构却很容易钻空子给新氧造成潜在风险,之前媒体就有过曝光,某些黑医生用维C、生理盐水等自制“美容针”,售卖价格甚至过万。据艾瑞咨询发布的《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年)》显示,在中国所有提供医美服务的机构里,违规提供医美项目的机构,占比高达88%,黑医美机构90%以上的设备都是假货水货,黑医生也高达10万名以上。在医美繁荣景象的背后,隐忧其实也不容忽视。而依靠社区起价的信仰,屡屡被曝出内容虚假,相当于自毁“护城河”。02新氧为何做不出医美生态作为医美市场的“晴雨表”,一度被视为医美“淘宝”的新氧,却没有做成真正的生态,且乱象丛生,这背后值得深思。有用户爆料,医院不公开透明化医生的简历,只给职业证书。有十几年整形经验其实是做耳鼻喉的经验,转到整形外科去新氧找“小白鼠”练手。新氧后台数据是后台刷的,买案例和盗案例拥有成熟的生意链条。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流量。其社区活力主要受底层内容驱动。在新氧平台上,这种由PGC+UGC共同组成的社区分享内容被称为美丽日志,年,其为新氧带来的独立访问用户数量为1.14亿人次。作文社区化的重要内容来源,“美丽日记”被曝出刷浏览量、刷排名、日记造假与代运营等行为层出不穷,甚至形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社区内,新氧打着“颜值经济”赚取利润,鼓吹医美繁荣及其背后带来的美丽,却不提及手术的高风险及失败率。年Q1季度,新氧升级升级社区审核制度,清理违规商品涉及商家家。但这也意味着,若按年其末入驻商家总数的家来计算,这次平台自查涉及的违规商家比例高达32%。如此之高的违规比例,折射出新氧在平台治理上的软肋。尽管新氧试图删选虚假信息,目前看来,效果并不显著。因为,新氧本身就是靠流量转化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新氧旗下7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jd/108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