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您或许需要一份纯干货的处理攻略,通过以下内容,帮您理清思路。
专属您的私人法务专线:
为了更好的帮您处理交通事故案件,依法保护您的合法权益,以下内容都是为了帮您查明案件事实更好的处理事故纠纷所需,请您务必认真阅读。
一、事故发生的情况:时间、地点、肇事车辆、碰撞后果;
二、交警部门责任认定的结果;
三、受害人概况:姓名、出生年月、职业、户籍、工作单位、月收入、经常居住地(居住时间)、是否办理暂住证(友情提醒,及时办理暂住证);
四、受害人家庭成员情况:姓名、与受害人关系、出生年月、职业;
五、受害方已获赔偿情况:医药费、其他费用;
六、同一事故中其他受害人情况;
七、交强险公司名称;
八、交强险的保险期间;
九、商业险保险公司名称;
十、商业险的保险期间;
十一、商业保险的种类和限额;
十二、机动车情况:机动车使用人、机动车所有人、机动车实际控制人;
十三、过错情况(参照事故认定书关于责任的划分)
十四、损失计算
1、财产损失:原告、被告金额及计算方式,以鉴定结论为依据;
2、医疗费:原被告以医疗费发票、病历和诊断证明为依据;
3、后续治疗费:以医疗证明或者鉴定意见书为依据;
4、交通费:以交通费票据为依据,依法计算合理交通费(注意保存交通费票据);
5、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情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6、住院伙食补助费;
(营养费和住院伙食补助费的标准,可以参考管辖法院的认定)
7、护理费:以护理人员实际工资或者当地护理人员平均工资为标准;
8、误工费:以误工人员实际工资或者同行业工资或者平均工资为标准;
9、丧葬费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元/月)×6(月)
10、残疾赔偿金
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符合按照城镇居民索赔条件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①X(元/年)×20(年)×伤残赔偿系数;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②;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年)×5(年)×伤残赔偿系数;
受害人为农村居民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③X(元/年)×20(年)×伤残赔偿系数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伤残赔偿系数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5(年)×伤残赔偿系数
11、死亡赔偿金
受害人为城镇居民(或农村居民符合按照城镇居民索赔条件)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年)×20(年)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元/年)×5(年)
受害人为农村居民
≤60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20(年)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20-(实际年龄-60)}年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X(元/年)×5(年)
12、被扶养人生活费(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得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或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
被扶养人为城镇居民
≤18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④X(元/年)×(18-实际年龄)÷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周岁(被抚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0(元/年)×20(年)×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元/年)×{20年-(实际年龄-60)}÷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X(元/年)×(年)5÷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被扶养人为农村居民
≤18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⑤X(元/年)×(18-实际年龄)÷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20(年)÷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60-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20年-(实际年龄-60)}÷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75周岁
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X(元/年)×5(年)÷扶养人数×伤残赔偿指数。备注:受害人死亡的伤残赔偿指数看作1计算。
13、精神损害抚慰金
根据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害手段、场合、行为方式、侵权行为造成的后果、侵权人的获利情况、侵权人经济赔偿能力、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等因素确定。
注意事项
1.精神损害抚慰金计算的具体标准,因个案和地域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会有较大差异。目前深圳地区一般按如下标准计算:根据伤残等级从10级至1级分别对应为1万至10万,死亡的,同1级。
2.司法实践操作中:在诉讼中,注意该费用应在诉讼请求中明确提出在交强险中优先支付。商业保险中没有精神损失的赔偿项目。
14、残疾辅助器具费:以鉴定意见为依据;
15、处理丧葬事宜人员住宿费:以合理的住宿费用发票为依据;
16、鉴定费:以鉴定费发票为依据。
十五、交通事故诉讼证据(来源于网络)
1.原告为自然人的:原告的身份证复印件(原告为未成年人的,需提供其法定代理人的身份证复印件、户口本或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法定代理人身份的证明);如被害人死亡,需提供:死亡证明、社区或村委会或派出所出具的法定第一顺位继承人证明、各继承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2.原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营业执照复印件、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以上均需加盖公司公章)。
被告身份信息的证据
1.被告为自然人的:身份证复印件、驾驶证复印件、车辆行驶证复印件;
2.被告为法人的:企业基本信息、保险单复印件(被告为保险公司的)。
事故及责任证明
1.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
2.事故现场照片;
3.现场目击证人证人证言;
4.事故现场的监控录像。
医疗费
1.抢救费票据、医疗费票据;
2.医院治疗诊断证明书、住院病历;
3.购买药物的单据(医院出具的处方)。
误工费
1.住院病历、出院医嘱、诊断证明、出院证;
2.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
3.当事人有固定收入的,由单位出具因为交通事故误工减少收入的证明(证明的内容应包括请假的时间、扣发工资的金额);
4.无固定收入的,应提供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等能够证明其收入水平的证据。
护理费
1.医院的医嘱、出院证;
2.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
3.护理人员的收入证明。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误工费的赔偿办法计算;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当地护理行业的收入标准予以计算。
住院伙食补助费
住院病历(证明住院的天数);
住宿费
受害人及必要的陪护人到外地治疗,发生的住宿费发票;
营养费
1.医院的医嘱;
2.营养品的购买发票;
3.司法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
交通费
交通费票据。
伤残赔偿金
1.户口本;
2.农村户口按城镇赔偿:居住证、社区证明(证明在城镇居住满一年)、劳动合同、社保单、工资表、证人证言等(证明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
死亡赔偿金
1.死亡证明、火葬证明、户口注销证明;
2.户口本;
3.农村户口按城镇赔偿:居住证、社区证明(证明在城镇居住满一年)、劳动合同、社保单、工资表、证人证言等(证明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
残疾辅助器具
1.医疗机构需要残疾辅助器具的证明,如诊断证明书等;
2.残疾辅助器具的购买票据。
后续治疗费
1.医院出具的后续治疗费证明;
2.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
被抚养人生活费
1.户口本、社区或村委会证明、公安部门出具的关系证明(被抚养人与受害人抚养关系);
2.被抚养人的残疾证(如有残疾)、社区或村委会出具的证明丧失劳动能力又无生活来源的证明;
3.在校学生学校的证明。
康复费
1.医疗机构的出具的意见;
2.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
整容费
1.医疗机构的出具的意见;
2.司法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
财产损失
1.车损评估单、财物损失清单;
2.修理费发票;
3.评估公司出具的贬值评估报告;
4.财物购买时的发票、合同、付款凭证等。
友情提醒:
针对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建议在各项费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调解解决。
阅读上述内容后,相信您对交通事故案件有了更为详细的了解,结合网络上的信息资源,制作以上攻略,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