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吕布“我要检视过去35年的作品,从中选出一百张照片来办一次展览。”年,这个来自里昂的无名摄影师马克·吕布,身上只带了一盒胶卷,连取景器都还是布列松送的,花了整整一个小时才爬上埃菲尔铁塔。他的眼睛盯着相机,透过长方形的取景框,试着从这旁逸斜出、混乱无序的金属建筑中,构建出一种新的秩序,他似乎正在谨慎地寻觅着什么,随着刷漆工人不停地挪动身姿、上下台阶,迅捷而坚定地按下快门。▲埃菲尔铁塔的刷漆工,年,法国,巴黎在这位给埃菲尔铁塔进行粉刷的油漆匠面前,马克?吕布从不同的角度,结合建筑物本身的构造和周围的场景,总共给他拍摄了36张照片:或凌空往返台阶之敏捷,或休憩盘坐片刻之惬意,或专注工作神态之细微。最后,他选择了整个拍摄过程中的这样一瞬间:工人在金属台阶上单脚直立,后腿微微抬起,左手扶着阶梯,右手依然继续粉刷着铁塔,以一种极其危险的身姿保持着平衡,表情中渗出一丝怀旧,此刻,像极了一位正在追忆往事的杂技演员。▲马克·吕布当时拍摄的底稿后来,这张照片《起舞的油漆工人》发表于当时所有的职业摄影师都曾向往过的《生活》(LIFE)杂志,同时也成为了马克·吕布进入玛格南图片社的入场券。亨利·卡蒂埃-布列松“将一张好照片从底稿中挑选出来,就好像是从地下室找出一瓶佳酿与客人分享。”年,布列松同好友芒迪亚尔格和菲尼一起前往意大利旅行,在那儿的旅行结束之后,布列松又独自在西班牙周游了3个月。4月4日,他抵达了西班牙的小城阿维拉(Avila),花了比塞塔购买了一张三等车厢的火车票,整个行程公里,就此踏上了他的西班牙之旅。▲塞维利亚战争废墟中的孩子,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他先后前往马德里、科尔多瓦和塞维利亚,在那之后,又在摩洛哥停留了3周。当再次返回西班牙,他又去了格拉纳达、阿利坎特和瓦伦西亚。但在每一个城市停留的时间都不超过4天。他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都是自己冲洗。布列松的旅行都是随意、自由,没有任何规划,他住便宜的旅馆、省吃俭用,以从中获得更好的感悟。▲底稿,年布列松十分看重他自己的拍摄底稿,曾经如此说道,“底稿就像是精神分析学家的病历。它也是一个地动仪,可以检测到那个震动的时刻,一切都毫无遗漏地被记录,什么让我们感到惊喜,又是哪些逼促我们更加努力。我们拍到了什么,又错过了哪些,什么东西又消失了。这些瞬间,构成了一幅画面。”雷尼·布里“通过底片去评估你的摄影实力,而不是最后的那一张。”切·格瓦拉的这张照片太过于经典,以至于在他被刺杀后,竟成为第三世界共产革命运动和西方左翼运动的象征,这同时也让雷尼·布里名声大噪。但是这位行事低调的摄影师,后来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评价:“这张照片的成功应该感谢那个拿着雪茄的小伙子,而不是我。”▲切·格瓦拉在哈瓦那的一家酒店接受采访,这张照片也成为他的经典形象,“叼着雪茄的格瓦拉”,年,古巴布里回忆起当天的拍摄情景:我们约好在哈瓦那的一家酒店进行采访,“我看到光线透过百叶窗照射在格瓦拉的脸上,形成阴影,于是我用法语问他:‘可以把窗帘打开吗?’但他拒绝了。我想,‘好吧,反正那是你的脸,又不是我的。’”后来,我的另一个负责采访的同事和他发生了争执,激烈的论战长达两个半小时,其间我就拿着相机在他周围不停地拍照,我几乎拍下了这位政治领袖的所有表情:微笑、愤怒、正脸、后背,我用光了8卷胶片。当时他正试图去说服我的同事,甚至都没看我一眼。偶然间,格瓦拉自顾自地点燃了一根雪茄抽了起来。▲拍摄底稿最终,布里选取了36张不同角度的照片寄给了杂志编辑,《发现》(LOOK)杂志刊登了格瓦拉的采访内容,也包括其中三张用红色记号笔勾出来的照片。菲利普·哈尔斯曼“用镜头拍摄那些扑朔迷离的真相,时常是件很累人的活儿。”年代,两个老顽童相遇,一个是摄影圈的顽童菲利普·哈尔斯曼,一个是艺术圈的顽童达利,他俩一起闹腾出了无数个超现实主义的摄影作品,比如“达利的骷髅”、“达利的梦魇”,当然最著名的还是“原子的达利”(DaliAtomicus)。当时,哈尔斯曼自有他的一套“跳的哲学”,可当这个简单的创意碰上了达利,一切就变得复杂而又神秘起来。▲原子达利,年照片中跃起的达利、悬浮于空中的家具和猫、流动的水,全部都是利用老式手法拍摄而成,要知道,在没有Photoshop技术、没有电脑三维动画的年,能取得这样的视觉的效果极其不容易。家具由金属丝悬挂起来,而人、猫,就不得不一次次的进行实践,进行无数次的练习、准备、NG,才看起来如此巧合。▲拍摄的底稿每当达利跳起来,助理就将一桶水猛地抛掷出去,几只猫也在同时被丢出去,理想的效果并非一次两次就能达到,这张照片前前后后一共重复了28次才完成,达利也跳了28次,每次拍摄完一张照片,间隙都要有工作人员擦地重新布置现场,当然最重要的是,每次都要好好安抚惊恐万分的猫。作品完成之后,人人都筋疲力尽,浑身上下都湿透了,摄影棚也几乎变成了游泳池。
温馨说明:以上图片源自影艺家,供各位学习交流使用,版权属原作者,我们敬重和感谢原创作者,如有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或同行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纠正。
新闻老照片里的深圳改革开放40年安德烈斯·古斯基大画幅作品,为何屡屡卖出天价?照片背后的百态,人类从未没消停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15个技术方案的通知
卫办应急发〔〕9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为指导各地规范、有效地开展常见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氨、氯气、硫化氢、砷化氢、一氧化碳、单纯窒息性气体、苯及苯系物、甲醇、氰化物、亚硝酸盐、盐酸克仑特罗、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抗凝血类杀鼠剂、致痉挛性杀鼠剂14类常见毒物急性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和《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人员防护导则》。现印发给你们(电子版可从卫生部网 附件:1.氨.pdf
2.氯气.pdf
3.硫化氢.pdf
4.砷化氢.pdf
5.一氧化碳.pdf
6.单纯性窒息性气体.pdf
7.苯及苯系物.pdf
8.甲醇.pdf
9.氰化物.pdf
10.亚硝酸盐.pdf
11.盐酸克伦特罗.pdf
12.有机磷酸酯类杀虫剂.pdf
13.抗凝血类杀鼠剂.pdf
14.致痉挛性杀鼠剂.pdf
15.化学中毒事件应急医学人员防护导则.pdf
二〇一一年七月六日
急性氨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氨(NH3)是一种刺激性气体。急性氨中毒是指在短期内吸入较大量氨气引起的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全身性疾病,常伴有眼、皮肤和呼吸道黏膜灼伤。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原则、总体配备要求、作业场所配备要求、企业应急救援队伍配备要求、其它配备要求和管理维护。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和使用单位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危险化学品经营、运输和处置废弃单位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参照本标准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T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
GB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消防通信指挥系统设计规范
GBZ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AQ/T化学防护服的选择、使用和维护
AQ/T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
GA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配备标准
GA消防特勤队(站)装备配备标准
建设部颁布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危险化学品品名表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告剧毒化学品目录
3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危险化学品单位dangrouschmicalsntrpris
指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危险化学品和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企业。
3.2
危险化学品事故dangrouschmicalsaccidnts
指由一种或数种危险化学品或其能量意外释放造成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事故。
3.3
应急响应mrgncyrspons
事故灾难预警期或发生后,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灾难的影响,有关组织或人员采取的应急行动。
3.4
应急救援mrgncyrscu
在应急响应过程中,为消除、减少事故危害,防止事故扩大或恶化,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可能造成的影响而采取的救援措施或行动。
3.5
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dangrouschmicalsaccidntsmrgncyrscu
由危险化学品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及其他较大社会危害时,为及时控制事故源,抢救受害人员,指导群众防护和组织撤离,清除危害后果而组织的救援活动。
3.6
应急救援物资mrgncymatrials
指危险化学品单位配备的用于处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车辆和各类侦检、个体防护、警戒、通信、输转、堵漏、洗消、破拆、排烟照明、灭火、救生等物资及其它器材。
3.7
小型危险化学品单位smalldangrouschmicalsntrpris
指从业人数人以下、销售额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万元以下,达到两项以上指标的单位。
本条所称的“以上”包括本数,所称的“以下”不包括本数,下同。
3.8
中型危险化学品单位middldangrouschmicalsntrpris
指从业人数人以上人以下、销售额0万元以上00万元以下、资产总额万元以上0万元以下,达到两项以上指标的单位。
3.9
大型危险化学品单位largdangrouschmicalsntrpris
指从业人数人以上、销售额00万元以上、资产总额0万元以上,达到两项以上指标的单位。
3.10
企业应急救援队伍industrialmrgncytam
指企业内承担处置各类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遇险人员等应急救援任务的专业队伍。
4配备原则
4.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应根据本单位危险化学品的种类、数量和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的特点进行配置。
4.2应急救援物资应符合实用性、功能性、安全性、耐用性以及单位实际需要的原则,应满足单位员工现场应急处置和企业应急救援队伍所承担救援任务的需要。
5总体配备要求
5.1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应通过国家相关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
5.2本标准是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配备的最低要求,危险化学品单位可根据实际情况增配应急救援物资的种类和数量。
5.3危险化学品单位应急救援物资的配备,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要求。
6作业场所配备要求
6.1在危险化学品单位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物资应存放在应急救援器材专用柜或指定地点。作业场所应急物资配备标准应符合表1的要求。
1概述
氨在常温常压下是具有辛辣刺激性臭味的无色气体,易液化成无色液体,易溶于水和乙醇,其水溶液为氨水。人接触氨气浓度达到mg/m3~mg/m3时可明显感到不适,mg/m3时可立即出现强烈的刺激症状,mg/m3~mg/m3浓度下可立即死亡。
氨主要经呼吸道吸入进入人体,氨水也可经胃肠道吸收。接触氨的常见机会有:输氨管道、储氨钢瓶或储槽意外破损爆裂,检修过程中液氨外逸;硫铵、碳酸氢铵、尿素、氨水等多种化肥制造;制碱、制药、鞣皮、塑料、树脂、染料、炸药、合成纤维等各种有机化学工业;用作冷冻剂、防冻剂和石油精炼、炼钢等工业;偶见于喷洒氨水。
2中毒事件的调查和处理
2.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
现场救援时首先要确保工作人员安全,同时要采取必要措施避免或减少公众健康受到进一步伤害。现场救援和调查工作要求必须2人以上协同进行,并应携带通讯工具。进入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内(如出现昏迷/死亡病例或死亡动物的氨气泄漏核心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高于mg/m3),必须使用自给式空气呼吸器(SCBA)和A级防护服,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进入氨气泄漏周边区域,或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在30mg/m3~mg/m3之间,选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
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参见GB-),并佩戴氨气气体报警器,穿戴C级防护服、化学橡胶手套和化学防护靴。进入已经开放通风,且现场快速检测氨气浓度低于30mg/m3的环境,一般不需要穿戴个体防护装备。
现场洗消人员在给液氨/高浓度氨气灼伤病人洗消时,应使用可防含K类气体和至少P2级别颗粒物的全面型呼吸防护器、C级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和化学防护靴。
医疗救护人员在现场医疗区救治中毒病人时,可戴乳胶或化学防护手套和防护眼罩。
2.2中毒事件的调查
调查人员到达中毒现场后,应先了解中毒事件的概况。现场调查内容包括现场环境状况、气象条件、通风措施、生产工艺流程等相关情况,并尽早进行现场空气氨气浓度测定。同时,就事件现场控制措施(如通风、切断危害源等)、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现场隔离带设置、人员疏散等向现场指挥提出建议。
调查中毒病人及相关人员,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人员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中毒人员数量、姓名、性别、工种、中毒的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抢救经过。同时向临床救治单位进一步了解相关资料(如抢救过程、临床治疗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对现场调查的资料作好记录,进行现场拍照、录音等。取证材料要有被调查人的签字。
2.3现场空气中氨气浓度的检测
现场空气中氨气快速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要尽早对现场的空气进行检测。检测方法推荐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氨气检测仪法
(附件1和附件2)。
2.4中毒事件的确认和鉴别
2.4.1中毒事件的确认标准
同时具有以下三点,可确认为急性氨中毒事件:
a)中毒病人有氨接触机会;
b)中毒病人短时间内出现以呼吸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常伴有眼、皮肤黏膜的灼伤;
c)中毒现场空气采样氨气浓度增高,或有明确的氨暴露证据。
2.4.2中毒事件的鉴别
应注意与氯气、二氧化硫、一甲胺等其他刺激性气体所导致的中毒事件鉴别。
2.5现场医疗救援
现场医疗救援首要措施是迅速将中毒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脱去被污染衣服,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有条件时,协助消防部门对危重病人进行洗消。当出现大批中毒病人时,应首先进行现场检伤分类,优先处理红标病人。
2.5.1现场检伤分类
a)红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咯大量泡沫样痰;严重呼吸困难;昏迷;窒息。
b)黄标,具有下列指标之一者:
眼灼伤;皮肤灼伤。
c)绿标,具有下列指标者:
流泪、畏光、眼刺痛、流涕、呛咳等。
d)黑标,同时具有下列指标者:
意识丧失,无自主呼吸,大动脉搏动消失,瞳孔散大。
2.5.2现场医疗救援
红标病人要立即吸氧,建立静脉通道,可使用地塞米松10mg~20mg肌内注射或稀释后静脉注射。窒息者,立即予以开放气道;皮肤和眼灼伤者,立即以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灼伤部位15min以上。黄标病人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有条件可给予吸氧,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绿标病人在脱离环境后,暂不予特殊处理,观察病情变化。
2.5.3病人转送
中毒病人经现场急救处理后,应立医院或中毒救治中心继续观察和治疗。
3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
3.1采集样品的选择
在中毒突发事件现场,空气样品是首选采集的样品。此外,可根据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结果,确定应采集的其它样品种类。
3.2现场检测样品的采集方法
使用检气管法或便携式氨气检测仪,采样方法见仪器说明书。
3.3实验室检测
3.3.1样品的采集方法
在现场选择的采样点,将两只装有5.0ml吸收液(硫酸溶液,0.mol/L)的大型气泡吸收管串联,以0.5L/min流量采集15min空气样品。
3.3.2样品的保存和运输
采样后,封闭吸收管的进出气口,置清洁容器内运输和保存。样品应在48h内测定。
3.3.3推荐的实验室检测方法
氨的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参见GBZ/T.29-)。
4医院内救治
4.1病人交接
医院后,由接诊医护人员与转送人员对中毒病人的相关信息交接,并签字确认。
4.2诊断和诊断分级
救治医生向中毒病人或陪护人员询问病史,对中毒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确认中毒病人的诊断,并进行诊断分级。
诊断分级
a)观察对象
对接触氨气后仅有一过性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肺部无阳性体征或偶有散在性干啰音,胸部X线无异常表现者,
b)轻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临床符合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表现;
ii一至二度喉水肿。
c)中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临床符合支气管肺炎或间质性肺水肿表现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常呈现轻度至中度低氧血症;
ii三度喉水肿。
d)重度中毒具有下列之一者:
i临床符合肺泡性肺水肿表现,动脉血气分析呈现重度低氧血症;
i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iii四度喉水肿;
iv并发较重气胸或纵隔气肿;
v窒息。
)眼或皮肤灼伤轻、中、重度急性中毒均可伴有眼或皮肤灼伤,其诊断分级参照GBZ54-或GBZ51-。
4.3治疗
医院急诊科对所接收的中毒病人确认诊断和进行诊断分级后,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将病人送往不同科室进行进一步救治。观察对象留观至少24h~48h,轻、中度中毒病人住院治疗,重度中毒病人立即给予监护抢救治疗。
4.3.1一般治疗
中毒病人保持安静,卧床休息,密切观察其病情变化。出现眼部刺激症状时,可先用生理盐水冲洗,然后交替用抗生素眼药水和可的松眼药水滴眼。
4.3.2合理氧疗
可采用鼻导管或面罩给氧,使动脉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发生急性呼吸衰竭,必要时给予机械通气。
4.3.3防治肺水肿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原则是早期、适量、短程。可选用甲
泼尼龙,一般使用剂量为每日、每公斤体重1mg~4mg,起效后迅速减量,使用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或使用等效剂量的其他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维持呼吸道通畅:防治喉水肿及解除支气管痉挛。如有支气管黏膜脱落,应及时吸出,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切开。
c)控制液体出入量:病程早期应适当控制液体出入量。根据病情需要,使用甘露醇、甘油果糖、呋塞米(速尿)等脱水剂和利尿剂。4.3.4防治并发症
急性氨中毒易发生纵隔气肿、皮下气肿及自发性气胸,除避免剧咳及屏气动作外,纵隔气肿可取坐位将气体引至颈部皮下慢慢吸收,气胸轻时可自行吸收,重者可行胸腔穿刺或闭式引流。
4.3.5其他对症、支持治疗
加强营养、合理膳食,注意口腔、咽部护理,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防治继发感染,保护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等。
5应急反应的终止
中毒事件的危险源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已被消除或有效控制,未出现新的中毒病人且原有病人病情稳定24h以上。
附件1
检气管法定性、半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氨气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疑有氨气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相应检测范围的检测管,检测气体样品中氨气浓度。方法为定性和半定量测定。
2原理
将用适当试剂浸泡过的多孔颗粒状载体填充于玻璃管中制成,当被测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此管时,被测组分与载体表面的试剂发生显色反应,根据生成有色化合物的颜色深度或填充柱的变色长度确定被测气体的浓度。
不同反应原理的检气管,颜色变化不同,参见检气管说明书。
3方法重要参数
3.1测定范围:可选用以下两种检气管
低浓度2mg/m3~50mg/m3。
高浓度10mg/m3~mg/m3。
3.2准确度:当测试气体浓度在检气管测定范围的1/3以下时,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应在±35%以内;当测试气体浓度在检气管测定范围的1/3以上时,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应在±25%以内。
3.3精密度:RSD≤10%。
3.4全程测定时间:15s至3min。
3.5工作温度:-20℃~50℃。
3.6环境湿度(RH):≤85%。
3.7干扰:当被测气体中存在碱性气体,以及异丙胺和三乙胺时有干扰。
4试剂和仪器
检气管、采样器。
5操作步骤
5.1使用气体快速检测管时,必须使用与之配套的手段采样。一种气体检测管具有不同测量浓度范围的多种检测管,应用时可根据现场情况选择不同测量浓度范围的检测管。
5.2割断检测管两端封口。
5.3将检测管插在采样器进气口上,注意进气方向。
5.4拉动采样器采气ml,待检测管中指示颜色变化终止,即可从色柱所指示刻度,读出数据。
6质量控制
6.1检气管使用要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操作,尤其是注意采样时间及检气管的有效期。
6.2观察检测管时光线应充足,使用浅色的背景,与未用过的检测管进行比较。
6.3采气时拉动采样器要用力均匀,保证检气管反应界面清晰、均匀,并使反应界面呈线形。
附件2
便携式氨气检测仪定量测定空气中的氨气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疑有氨气存在的情况下,采用相应检测范围的传感器,检测气体样品中氨气浓度。方法为定量测定。
2原理
内置采样泵,插入式电化学传感器。气体在电化学传感器上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产生相应的电子信号,通过记录电信号的强度来估算氨浓度。
3仪器必要的性能及参数条件
3.1测量范围:(0~75)mg/m3或(0~)ppm。
3.2测定仪器误差≤±5%(全量程)。
3.3重复性:≤1%(全量程)。
3.4最低检出浓度:1ppm。
3.5响应时间:≤1min。
3.6实时显示浓度、时间统计加权平均值,短期暴露平均值。
3.7高对比度数字显示,高亮度LED指示灯和蜂鸣器报警。
3.8自动标定与调零。
3.9开机后全功能自动自检。
3.10传感器寿命:≥2年。
3.11电源:充电电池,可以连续工作10h以上。
3.12电池寿命:≥18个月。
3.13工作温度:-20℃~40℃。
3.14环境湿度(RH):5%~90%。
3.15安全等级:整机防爆。
3.16有数据输出功能。
4仪器可选择的性能及参数条件
4.1可使用多种气体传感器。
4.2音频和可视报警,可选振动报警。
4.3可编程序,自动发出警报。
4.4内置采样泵,并有一个气体采样器,用来采集现场样品,带回实验室作进一步分析。
4.5设有数据采集器,可做连续检测。
5测定
按照说明书操作。
校准、调零。
6注意事项
6.1电化学传感器有一定的效期,即使不用,也应定期更换。
6.2注意电池的寿命,及时充电。
6.3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定期使用标准气进行校准。
6.4注意仪器的响应时间和回零时间。
编辑_守瓜
"镜"游天下
“镜”绣中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