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携手并进东西部协作快速提升紫云医

治疗荨麻疹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9159711.html

今年4月,广州·安顺卫生健康系统签订《协作框架协议》,正式拉开广州与安顺医疗卫生协作的帷幕。

此后,安顺市紫云自治县、广州市南沙区结为“亲家”,由南沙区卫健局选派7名技术骨干组成的医疗帮扶团队,按照“少而精、多层次、组团化、易见效”原则,以开展手术示教、查房、病历点评、专题讲座等方式,极大提医院医护人员业务水平。

构建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

“多亏潘医生他们把我从‘鬼门关’拉回来……”12月13日,医院住院部的病床上,邵丽头上裹着厚厚的纱布。不久前,她曾经历生死一刻,得益于广州市南沙区派驻专家构建的严重创伤患者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为她在与死神的拉锯战中赢得时间。

时间回到11月6日晚8点,一医院急诊室门口。车上的邵丽已处于休克状态。

好在通过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医院专家已完成信息交接,早已集结待命的外科、五官科、口腔科、急诊科等多科室在短时间内开展联合会诊,最终在6个小时的手术后,邵丽成功脱险。

“对于严重创伤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完善和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对救治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广州市南沙区卫生健康局派驻专家、现任医院副院长潘敏杰说。

医院建立的严重创伤患者进行院前信息化快速救治体系,分为院前环节、急诊环节、综合救治环节,3个环节无缝对接,各科室因“病”联动,整体救治时间压缩了一半以上,可极大减少患者死亡率和致残率。

院前环节,救护车到场后,跟车医生对患者情况进行初步评估,通过“紫云救护车”APP,线上与后方急诊医生完成信息共享;急诊环节,急诊医生根据评估,联系院内相关科室组成救治团队在急诊室待命;综合救治环节,医院后,各科室联合确定治疗方案,确定各科室治疗顺序。

“这个系统将各科室拧成一股绳,大大提高了患者的救治效率。”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刘国勇说,自10月中旬院前信息医院应用以来,已成功救治90多位患者,目前通过了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网上数据审核,医院将争取成为安顺市第一个国家创伤医学中心。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

一大早,在医院口腔科,医生围着口腔科业务主任黄捷淳,听他讲口腔种植修复新技术要点和难点。

开展医疗帮扶之前,紫云自治县在口腔种植修复技术方面一直处于空白状态。现在,帮扶专家通过带教、手术配台等方式,让科室医师、护士掌握新技术的理论知识、技术要点及独立操作能力。

输血的同时也帮助造血,是南沙区进行医疗帮扶工作时一直秉持的理念。

医院组建“跟学班”,与南沙区医疗帮扶专家结成“师徒”对子,以一带一、一带多等方式带教。每周五上午,帮扶专家参与急诊科交班并进行一次教学查房,医院医护人员的接诊、治疗、入院过程,不断给医护人员讲解、分析、总结相关环节操作要领,不断完善服务和诊疗流程,减少医患纠纷和医疗事故。

能“请进来”,也要“走出去”。紫云自治县组织4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到南沙区医疗机构进修学习,努力提高卫生技术人员业务水平。

截至目前,从广州到紫云帮扶的专家共举办各类学术讲座4次,培训人次,业务培训11次,培训人次。

群众家门口看上专家号

“怎么血压这么高?”3个月前的一次义诊,潘敏杰看着一位村民做血压测量时,数字飙到多mmhg(毫米汞柱),有些不敢相信。“不少农村群众喜欢吃腊肉、腊肠,喜食油腻、辛辣、重油重盐的饮食习惯会加重心血管负担。”

多次义诊后,前来帮扶的医疗专家发现,不少群众对卫生健康知识不了解,对国家医疗扶持政策不清晰,对常见疾病认识不足,特别是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缺乏基本的健康指导。

对此,帮扶专家结合当地风俗及饮食习惯,制定一系列人性化的治疗和食疗方案。

“我们建议适量食用腊肉,烹饪时将猪油换成调和油或花生油,保持口味的同时,降低患高血压的风险。”潘敏杰说,除在义诊中对群众进行广泛宣传,倡导群众健康饮食外,帮扶医疗专家还要在乡镇卫生院进行巡回培训坐诊,加大慢性病、多发病宣传力度,针对医护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同时为当地群众提供免费健康咨询及诊疗服务,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杜延卿)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pc/954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