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一次危难时刻,总有这样一群人挺身而出,直面危险、抵挡死神,人们亲切的称之为“白衣天使”,他们就是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医疗人才。然而人们了解的更多是每日接触的主治医生,却很少有人注意到战“疫”幕后英雄——检验科临床基因扩增实验室的医生们。
李超,男,35岁,毕业于齐齐哈尔医学院,检验医学专业,从事医学检验工作14年,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年5月因疫情需医院检验科。
李超每天早上七点进入核酸实验室进行前期清洁消毒和实验材料等准备工作,八点在实验室接收标本后进入已消毒的实验室开始检验工作。样本从收集到检测需要灭活、整理编号、反应体系配制、核酸提取、扩增反应分析等多个过程,检测环节繁多、检测风险也很高。在样本运输、数据录入、反应灵敏度控制等一系列过程中,稍微有点偏差或迟滞都会影响检测时间和结果,既要保证速度,又要保证质量,工作要求之高和辛苦程度难以想象,通常要到深夜才能结束一天的工作,但是他都毫无怨言,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的奉献着。他的默默付出,为确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行走在刀尖上,却深藏功与名。
为了更快地检测出结果,节约有限的防护装备,李超做完所有工作才会走出房间。为了避免浪费,检测一个样本,需要分别在核酸提取反应板和核酸扩增八联管的八个孔中,对应放入8种试剂。“每种试剂用量最多相差30倍,绝对不能出现任何差错。”还需要使劲地瞪住眼睛看清楚,他离病毒最近时的距离只有5厘米。在负压实验室出来脱下防护服的那一刻,他的脸都憋得通红,头昏眼花,衣服已经能拧出水来。
在接到支援巴彦的消息后,检验科所有医务工作者们即刻响应号召,李超也是其中极为踊跃的一员。科室工作人员最大的49岁,还有20多岁的小伙子、小姑娘,有的孩子都还小,但是在这个特殊时期,大家都纷纷踊跃报名参加义无反顾,后来科室主任于广秋结合检验科这个大家庭的实际情况和工作安排后,选派李超赴巴彦支援。
李超自从事新冠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工作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不畏艰辛、不惧危险,一直奋斗在新冠核酸检测的一线工作中。此次赴巴彦支援,科室虽派他一人只身前去,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这个大家庭的关爱与期盼。在赴巴彦后他也必将检验科这个大家庭的爱与关怀传递给在巴彦一同工作的医疗各战线的兄弟姐妹们。
期盼疫情早日结束,期盼李超同志平安归来。医院检验科所有医务工作者将坚守职责,发挥专业技能,面对看不见的“敌人”,全身心投入战斗,保质保量地完成着每一个检测任务,为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贡献着自己身为医疗人才的专业力量,为讷河市乃至全国的疫情防控工作贡献人才力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