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旦夕祸福,
天有不测风云,
在我们生病就医之际,
经常会选择用社保卡就医。
医院最终会开具一张医保结算单,
上面记录着很多费项。
经常有人问:
自付一、自付二是什么意思?
起付金额和超封顶金额是什么东东?
住院费能够报销多少?
其实,
看懂医保结算单并不难,
主要得弄清楚以下几个核心概念。
01
常见关键词
总金额
指在住院期间花费的所有费用
自付一
指能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医疗费用中需要患者支付的金额,包括:起付金额和超过起付金额后患者自付的金额。
自付二
指标注为“部分自付”的药品、检查中需要患者自己支付的费用总和。假设一瓶价格为元的药品属于自付药品,如果自付的比例为10%,则自己要承担10元。
自费费用
指标注为“全自付”的药品、检查费用总额,需要患者自付。
起付线
按照基本医疗机构保险制度改革原则,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实际发生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范围内的住院医疗费,自己要先承担一部分后,医保基金才按规定比例支付。
重大疾病补助
指参保人在社保年度内基本医保统筹累计支付超过当年的限额时,系统自动转入重大疾病补助记账。
医疗保险范围内金额
本次医疗费用中属于医保报销范围内的金额。
累计医保范围内金额
截止本次费用结算时,本年度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内医疗费用的总额。
年度门诊大额累计支付
指一个自然年度内,医疗保险门诊大额医疗互助资金为参保人员已累积支付的总额。
弄明白这些,再看医保单的时候就简单多了。
02
医保的报销范围
医保保障范围包括普通门诊、门诊特定病种和住院、补充医疗保险等项目。
不过想要享受医保报销,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
1
医保报销的前提条件
定点医疗:参保人员必须到基本医疗保险的定点医疗机构就医。
三目录:使用“药品目录”、"诊疗项目目录"、"医疗服务设施目录“范围内规定的药品、诊疗项目和设施,且符合限定支付范围规定。
急诊抢救:如发生急诊抢救,医院均可以报销。
其中,我们详细说说三目录的范围
药品目录
是指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参保人员药品费用。分为甲类和乙类。
《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年版)》纳入社保药品目录中的药品为个:
甲类:个,全额纳入报销范围,按统筹地区规定比例报销;
乙类:个,先扣除一定的个人自付部分后,剩下的部分纳入报销范围,再按统筹地区规定比例报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共收录种(一部收录中药种,二部收录西药种,三部分收录生物制剂种(未计入总论和通则)),医保药品目录的药品占药典药品的47%,一半都不到。
诊疗项目目录
指临床必需、安全有效、费用适宜且由物价部分制定了收费标准的诊疗项目。
主要包括各种治疗费、检查费、手术费及相应的材料费用。
这部分分为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及不予支持费用的诊疗项目。对于支付部分费用的诊疗项目,自付比例由各统筹地规定。
医疗服务设施目录
是定点医疗机构提供的,在接受诊断、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必须的服务设施。
主要包括普通病房的住院床位费或门(急)诊留观床位费。
2
医保不报销的范围
根据社会保险法第三十条规定:
第三十条 下列医疗费用不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
(一)应当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的;
(二)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的;
(三)应当由公共卫生负担的;
(四)在境外就医的。
医疗费用依法应当由第三人负担,第三人不支付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03
医保的报销比例
以北京为例:
门诊费用
注意:北京门诊起付线为元,年度内基本医疗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
住院费用
注意:北京住院起付线为元。
04
异地就医
异地就医,一定要备案!备案!备案!
1
适合人群
异地安置退休人员(退休前在工作地参保,退休后回原籍地居住)
异地长期居住人员(参保地与生活地不在同一城市)
常驻异地工作人员(参保地与工作地不在同一城市)
异地转诊人员(参保地医疗水平有限,需转诊)
2
直接结算如何报销
原则:就医地目录,参保地政策
就医地目录:就是按异地就医当地的医保三大目录(药品目录、诊疗目录、医疗服务设施)标准计算可报销的范围。
参保地政策:按参保当地的起付线、支付比例和最高支付限额计算报销费用。
通俗地说,就是就医地的目录决定哪些医疗费用能够纳入报销;参保地政策决定能报多少钱。
人食五谷杂粮,
总会有生病的时候,
而基本医疗保险,
是我们健康风险的最基本保障。
它准入门槛低,
提供基本用药保障,
所以,
大家一定要按时缴纳社保
↓↓↓蜜蜂创业提供以下服务,欢迎前来咨询体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