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就是一根标杆。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更是共产党员入党时的承诺。共产党员就是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战役面前,党员更要责无旁贷地去担当。”讲这句话的,是大理州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医院内科党总支书记、感染病科主任苏慧勇。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初心写在“疫”线上。
“什么时候通知我,我随时就位”
“新冠肺炎发生以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每天睡不够!”2月11日,面对记者的采访,苏慧勇一脸倦容地说。
1月28日深夜23:50,苏慧勇作完抗疫工作部署已是满身疲惫,这时他接到电话,一位武汉籍男子在云龙漕涧发热,是一名高度疑似新冠肺炎患者,苏慧勇很清楚,当地医疗条件达不到救治标准,医院领导商医院进行隔离治疗。经过紧张有序的准备、接诊工作,于凌晨4:18医院隔离病房。疫情发生以来,苏慧勇一天不知道要接多少电话,他总是回答:“我做好准备,什么时候需要我,我随时就位!”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始终奋战在抗“疫”一线。明明知道疫情的风险性、传播性、致病性,但苏慧勇在疾病面前依然表现出无私无畏。他告诉记者,只要在病区,他都会去查房,除了查看病人的病情,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要消除医生、护士们的心理负担,给他们鼓励和信心。
说起传染病,很多人可能都会抱着一种避而远之的态度;可是作为传染病诊治的医生来说,又是他们不得不面对的工作,而且会时时面临职业暴露的危险。这些情况,苏慧勇心里明白,却很少给家人提及,免得家人为他担心。
“苏慧勇是一位了不起的医生,他不仅治好了我们的病,还让我们重拾信心,抵抗病魔。”患者这样评价他。而苏慧勇却说,自己只是做了一个医生该做的事。
倾心助力打赢疫情阻击战
苏慧勇作为大理州新冠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还承担着全州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工作,包括疑似病人的会诊、确诊病人的巡诊工作,他频频到县、医院指导工作,身先士卒,深入临床救治一线积极参与救治工作;医院大家都围着他问这问那,他都一一耐心地解答,每天忙碌到深夜。体现出科学、严谨、踏实和勇于承担责任的工作作风。
他爱岗敬业,对待病人如火一般热情,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任何时候在我们医生面前,对生命的救治永远是第一位的。哪里需要我们,我们就会出现在哪里,这是我们的职责和使命所在。”苏慧勇坦言。
30载立足本职无怨无悔
年毕业于大理医学院医疗系的苏慧勇,作为医院感染科带头人,多年来从事传染病临床诊疗工作,在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诊治上临床经验丰富。他曾在华西医医科大学进修学习。擅长病毒性肝炎、肺结核及肺外结核、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及机会性感染的治疗。他是大理州结核病及艾滋病防治专家组成员,曾先后在国内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年被评为“白州名医”,先后两次被云南省委、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防治艾滋病战争先进个人”,年12月,被命名为大理州首批“苍洱霞光”人才。
苏慧勇30年来一直从事传染病的临床诊疗工作,从年防治“非典”、年“广州管圆线虫”、年大理州“6·6”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年甲型H1N1流感、年宾川州城“肝大片吸虫”疫情暴发、年“不明原因肺炎——洞穴热”……抗击新冠肺炎的今天,他仍然坚守在一线。但他的同事们从来没有从他的嘴里听到一句抱怨的话。
以初心担当使命,以使命验证初心。大理州的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正是因为有着无数个像苏慧勇一样的共产党员,他们勇于担当、不负韶华,默默坚守在疫情防控的战线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用无私的付出凝聚成一股“红色”力量。
记者辛向东通讯员段映辉文/图
编辑:杨磊
审核:杨若兰
终审:施贵兴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