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楼市君就从网上看到一条消息:
“专家预计:居民医保个人缴费比例或上升”大标题杠杠的,
顿时直打寒冬里的哆嗦。
大多数人表示每月工资扣除各项保险已经捉襟见肘,
若个人比例再上升,物价若飙升,
直言本人吃不消。
好吧,闲言碎语不多讲,看看这条新闻是怎么说的,捞点干货。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就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提出明确要求。
主要的内容是就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政策明确提出了“六统一”的要求,对医疗保险对象、筹资渠道、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这六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NO.1农民工和灵活就业人员也要加入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在不行也要参加当地的城乡居民医保。这是个好消息!
NO.2继续个人缴费与政府补助相结合为主的筹资方式的基础上鼓励集体、单位或其他社会经济组织给予扶持或资助。合理划分政府与个人的筹资责任,在提高政府补助标准的同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比重。
NO.3均衡城乡保障待遇,逐步统一保障范围和支付标准,稳定住院保障水平,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支付比例保持在75%左右。进一步完善门诊统筹,逐步提高门诊保障水平。逐步缩小政策范围内支付比例与实际支付比例间的差距。
NO.4完善医保目录管理办法,实行分级管理、动态调整。
对于这项改革,《意见》还给出了时间表——各省(区、市)要于年6月底前对制度整合作出规划和部署,各统筹地区要于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1
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好事是之前没有社保的全部可以有社保了,尤其是很多权益得不到保障的农民工们,他们有了法律的支持了,可以得到更多的保护。医保的种类和范围都要加大,照理想情况,大家消费会更多,但是尽量保证上交的钱都能消费掉。有了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小伙伴们交上去的钱会更有保障一些!
年城镇居民医保政府补助标准为每人元,个人缴费为人均不低于元。大多数地区居民医保的报销比例可以达到70%甚至超过70%,与职工的报销比例也就相差10个百分点,而职工医保与居民医保在筹资方面相差几倍,这就导致筹资机制与医保待遇之间出现了一些扭曲的现象。
对于未来的改革方向,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医保研究室主任王宗凡认为,调整筹资政策应充分考虑目前面临的困难和阻力,需要循序渐进、逐步推进,不可操之过急。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可参照职工医保缴费单位和个人的分担比(约为3∶1),将居民医保缴费财政和个人分担比的调整目标也确定为3∶1。
基本工资刚涨多块,社保的比例可能就要从4:1提高到3:1了,不知道65岁退休之后还能不能享受到这些社会带给我们的福利!哦,忘了,大家退休之后还是要交医保的。。。
2
退休人员或每月继续缴百元医保
此前媒体报道,政府正在研究制定职工医保退休人员缴费政策。到年底,全国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达到了每月元,以这一金额为缴费基数,按照当前8%的医保总费率(单位缴费6%、个人缴费2%),退休人员需要缴纳的平均额度为每人每月元。
由于退休人员已经没有了单位缴费,可以参照当前灵活就业人员的优惠缴费标准,各地灵活就业人员的标准不同,一般在法定费率和法定缴费基数上可以打一部分折扣。这样算来,按照年标准,退休人员平均缴费额可能为每人每月百元左右。
3
目前的医保缴费比例,你知道吗?
职工医疗保险是按照个人工资的8%收取,其中个人缴纳2%,单位缴纳6%。
医保卡上的钱由两部分组成45岁以上(在职的)
1、个人缴纳的2%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2、从单位的8%里提出1.4%划入个人账户
一共是每月工资的3.4%打入。
45岁以下(在职的)
1、个人缴纳的2%全部划入个人账户
2、从单位的8%里提出1.2%划入个人账户
一共是每月工资的3.2%打入。
目前退休的个人不缴纳。每月打入是工资的3.9%
昆山居住方式速递生活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