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哥医疗纠纷的预防大于处理

宏医院的医疗纠纷处置人员,对于医疗纠纷的看法,他有些自己想说的话,本文作为其一个系列文章的中的一篇发布,不代表本医殇平台的观点,其上篇文章为《宏哥:我是来自医疗纠纷处置前线的人》《宏哥:写给医疗纠纷各位看官的话》。《宏哥:说说我身边的医务条线的兄弟姐妹们》

我一直认为医疗纠纷的预防是大于处理的,让医疗纠纷少发生或者不发生,这是我们医务条线值得深思的问题。但是如何去预防呢?

从宏观层面来说推进医改向深处发展,让医与患都能满意的医改肯定能减少部分的纠纷发生,推进普及普罗大众的医疗常识,让骨折不是骨头断了这种事情在国人身上不会再发生等等巴拉巴拉的事情,当然这些事情距离我们太遥远,还是说点具体的吧。

医院的角度来说,让全员形成以患者为中心的氛围这点是基础,医院目前在准备JCI的认证,期望不仅是管理层,甚至普通的员工都能把这一JCI的中心思想放入脑海,做在实践中,真正能把这一中心落到实处。只有从思想上达到一定高度了,才能把事情做好,是不。

从临床一线医护角度来说......

我一直和临床医护在平时交流时说:你不能避免做肠镜的时候不会造成别人肠穿孔,你不能保证每例阑尾炎手术没有任何术后并发症,你更不能保证你的所有的病历书写经得起专家仔细推敲。但有件事情你是可以做到的,把每个病患及家属当成自己的亲戚朋友,详细告知医疗的方方面面,包括风险和治疗的选择,每次别人有啥不舒服的时候,多和别人讲一会话,病人看的勤一点,临下班的时候重点病人多看看,查房的时候和别人唠唠嗑,多听,多沟通,病人及家属不懂医,他们眼中的好医生就是态度好的医生,关心人的医生,愿意和他们多沟通的医生。只要你让别人这么感觉了,这个世界上毕竟人性垃圾的还是少数,很多人还是好人。

在同一时期曾有过两起因为肠镜导致肠穿孔的案例,一起发生在肠镜术后数小时腹痛电话咨询肠镜医生,肠镜医院,并联系了普外科主任,联合诊断为肠穿孔,立即手术治疗。术后天天看望,并送花送果篮表示歉意,患者住院到出院从来没有过任何投诉,医生觉的不好意思,医院帮其减免住院费用,患者还要问是否会影响到当事医生,如果会有影响就不要减免了。还有一起也是肠镜穿孔,术中发现,也是立即开刀,但是患者及家属住院时就投诉,要求这样那样的无礼要求,甚至不出院,最后要闹到通过鉴定了明确了责任,才按照法规进行解决,其还投诉肠镜过程中医生态度不好,多次有电话虽然没接,但是让医生分了心。同样的案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后果?医生术前有没有详细告知肠镜风险?检查过程中对患者的不配合你持了什么态度?有了事情之后你又是什么态度?这些都是影响着一起纠纷的走向的关键因素。

临床医护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把话提前讲清,很多人认为手术同意书你自己看呗,我都写在那里了,你签了字就代表你认可了风险,真出了问题,以前你都签好了嘿。问题是你和他详细说过了吗?沟通是否有效的沟通呢?不要去怕病人流失,病人被你吓的去了北京上海问下来这点风险有没有,他们也会回报他有的,他问了一圈下来之后就知道到哪里看病都会有风险的,只要回来就会认可你,就会愿意甚至能听的进你的治疗方案。

从医院管理角度来讲......

制度,管医院现状的、合理的各项制度,例如近几年我院强推的医疗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已集成在HIS系统中),危急值报告(除了检验,影像和功能科都有自己的不同危急值,而且除了危急值电脑报警外,危急值都要有人员响应并记录,包括报告人员,接报告人员,相应人员,措施记录等),术前评估(对患者术前状况进行表格式评估),加强老的核心制度的执行的检查,包括运行病历的检查,住院患者谈话沟通的检查、危重患者检查等等。通过检查,你可以发现临床上一些很严重的问题,包括:

①手术做了,手术同意书没签,这种事情发现过1例,上报后院部动静很大,院周会点名批评+全科全员奖金缓发数月,我想很多人都会在屁股后面骂我们,但作为质量控制方面的科室,这是我们必须要做的。

②某些外科手术科室术前谈话质量非常差,我们问患者及家属的回答有些让我们冒冷汗,有些人说医生给了我们两张纸头让我们签字,我们就签了,没说什么啊,还有家属说没看到签字纸头啊,我把手术同意书给患者看他自己的签名,他回忆出来在手术台上麻醉后人有些迷迷糊糊的时候有张纸头让他签字的。虽然说这些都不是纠纷案例,但是里面蕴藏着巨大的风险。想推行专门的谈话室专门录音录像来督促医师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但因没硬件设备及涉及患者隐私而搁浅。

③有些科室病历质量堪忧,我所看到的极个别案例里连续45天没有书写病程记录,哪怕是我们提醒的纠纷患者病例书写也照样马虎。

培训,提高全院职工的风险意识,做好这个工作要付出极其巨大的努力,有些课程如什么医疗纠纷的预防,法律法规的解读、医疗纠纷案例分析等需要全员培训的,培训人员的安排,培训效果的评估工作都需要做好。而一些容易产生纠纷的疾病的培训如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梗等的培训需要针对科室等也需要做好类似的工作。

反馈与整改,任何一件医疗纠纷发生,都有他内在的原因,作为处理它的部门应对每一起医疗纠纷在事中事后做出详细的调查,并给出解决的办法和建议,不要去流于形式,而作为曾经在这个部门待过的人来说,这个是我所知道的条线上可能问题最大的,一是职责不明确,二是衔接不够好,三是措施不一定能够出台。纠纷处理部门可能认为该项不是他们的职责范围,即使处理部门这么做了,还有医务处需要认可,并能汇同各部门研究解决的办法,有些问题还超出了医务处的权限范围,一些措施就不能够出台了。

医院存在的问题

医院能做到完美无缺,我们都是存在着瑕疵的,医院的一些问题。首先制度上不缺好的制度,但是制度的执行力有多少呢?医院至少还有一些核心制度的检查,检查后还会督促整改,但就是这样,某些科室在某些核心制度的执行上还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只发文件不医院有多少呢?制度的延续性问题,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中心部门人员变动很快,有些好的东西能否传承下去,怎样传承下去呢?医疗管理沟通问题,我们常说医患要多沟通,其医院如何做好领导与管理部门还有临床的沟通,也是重头戏,医院内部的上下与横向沟通都不畅通,很多时候会有问题出现。诚然,医院因为在近些年的纠纷高发、形成群体性事件次数多的情况下已经在内部做了很多的工作,但是有些管理还是没有面面俱到,举例来说,医院是否已将各科室的各类知情告知书按现有侵权责任法的要求重新梳理了一遍了,具体可参照北大知情告知书。医院是否对近些年的一些医院的核心制度并全员培训全员知晓,定期检查,定期反馈了呢?医院是医院情况的医疗准入制度了呢(包括有创操作和手术及新技术等)?

医疗纠纷,预防为先,让我们用一句时髦的话结尾:“今天你预防了没?”

赞赏

长按







































鍝堝競娌荤枟鐧界櫆椋庡尰闄?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釜鍖婚櫌濂?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jd/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