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首相祝贺新中国成立70周年,愿日中关系蓬勃发展
当地时间9月26号,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通过视频祝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大家晚上好,我是安倍晋三。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谨代表日本政府和人民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6月举行的G20大阪峰会上,日中两国为使峰会成功进行合作,并通过《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大阪峰会宣言》,向世界宣示了二十国集团的坚定意志。此外,在峰会之前的日中首脑会谈和晚宴上,双方商定习近平主席将于明年春天对日本进行国事访问,同时一致决心要开辟日中新时代。日中两国共同对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繁荣肩负着重大责任。我坚信,两国携手应对地区和世界面临的课题,一道为国际社会作出贡献,将有益于构筑两国未来关系的新模式。
最后,我祝愿日中关系蓬勃发展,祝朋友们的事业欣欣向荣。
推荐阅读
这回,安倍的野心彻底暴露了文
蒋校长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第四次改组内阁尘埃落定,新内阁除了保留安倍晋三,麻生太郎与菅义伟的基本框架,其他人员全部大换血。与此同时,自民党内部也完成了新一轮人事调动。时值安倍修宪“大业”的关键时刻,又是中日关系回暖的时期,此时安倍内阁的大规模改组反映出何种信号,又对中日关系走向有何影响,我们来一探究竟。
内阁改组与自民党人事调动的玄机
安倍晋三改组内阁的主要目的可以归纳为三点。
其一,是给对华关系一个友善的交代,将自民党内部的亲华派河野太郎推到防卫相的位置上。在日本当前体制下,防卫相不会分得内阁中的太多权力,但由于日本防卫动向直接关乎中国国家利益,这样既能做足对华的面子,又不会伤及内阁的里子。
其二,是为修宪做最后冲刺准备,将首相辅佐官等安倍“嫡系”拉入内阁,进一步统一意志,凝聚力量。
其三,是通过拉入小泉进次郎这样的新生代明星政治家,为内阁刷新人气。安倍晋三曾表示过,自民党应该是汇聚“老,壮,青”三代的人才库,让在年轻人和女性中颇有人气的小泉公子进入内阁,也是安倍下定决心一改内阁“养老院”氛围的具体体现。
乍看起来,内阁改组并无太多玄机,甚至还贴合了当下中日友好的“主旋律”,但真正耐人寻味之处则在自民党的人事调动中。此时,安倍把“老相好”稻田朋美扶到了自民党“干事长代行”的位置上。
自民党干事长是实际管理党务的党内“总理”,而“干事长代行”相当于副手和接班人。当前的干事长还是亲华派二阶俊博,而未来要接班的稻田朋美却是安倍嫡系中的极端右翼,这一人事安排足见安倍用心之深。
其一,稻田朋美同小泉公子一样,也是“壮青”一系,表面是“壮青”代“老”,实际是安倍安插嫡系,加强对党控制,打压派阀势力的举措。
其二,安倍嫡系中的极端右翼准备接班,这也是安倍为修宪,以及修宪之后国家“正常化”的“百年大计”埋下的伏笔。
▲首相安倍晋三表示:修宪必成
此次内阁改组中,日媒饶有兴趣地 年12月26日,日本国会众参两院举行首相指名选举,执政党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当选日本第96任首相。
对于中国人来讲,最关心的莫过于日本新政权上台将如何处理剑拔弩张的钓鱼岛局势以及因此而受到严重打击的中日经济关系。人们也许还在等待,安倍晋三能像年那样,刚上台便奔赴中国,展开“破冰之旅”。当时,安倍与中方一起让小泉纯一郎时代降至冰点的中日关系逐步修好。中日最终在年达成了两国间的第四份联合公报。
不过,时过境迁,经过鸠山政权垮台的启示,安倍晋三也不可能再重走老路。安倍晋三在第二次成为日本首相的当天就表示,钓鱼岛问题没有谈判余地。与首次当选时不同的是,安倍这次将首访定在美国,并表示将与美国讨论“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而这与日本财界的诉求不谋而合。事实上,安倍晋三此次当选离不开财界的支持。
安倍与财界
安倍晋三一直与日本财界保持着密切的关系,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经团联)前任会长御手洗富士夫是安倍晋三的忘年之交。安倍晋三首次担任首相之时,还在年3月8日,在首相官邸与丰田汽车会长张富士夫、松下电器会长中村邦夫、三菱重工社长佃和夫等13位大企业家就就业问题交换意见。
日本经团联是由日本六大财团下属的及其他一千多家公司共同组成的经济机构,被称为“日本经济内阁”,直接左右着日本的经济政策和发展方向,担当了“准政府”的角色。而经团联会长也被称为“财界总理”,经团联现任会长米仓弘昌正是住友化学前社长。
自鸠山由纪夫开始,民主党成为日本的执政党,然而日本财界却偏爱自民党。年,自民党从经团联这里获得的政治捐款为29.1亿日元,同年民主党虽然也从经团联获得了一些捐款,但仅有万日元。
经团联总部负责分配政治捐款的高管表示,对于自民党的各种政策,各大企业会员企业大都给了A级评价,但他们给民主党的评价,通常为B和C。政治捐款是根据企业评价的结果,然后进行分配的,给自民党的政治捐款是给民主党的36倍,可见经团联基本上不看好民主党的经济政策。
年9月26日,安倍晋三当选自民党新总裁当天就得到了财界的支持。米仓弘昌评价安倍晋三是“精通政策和具有丰富经验和实力的领导者”。日本商工会议所称,对安倍今后的决断力和行动力表示期待。经济同友会的代表长谷川闲史也表示,希望安倍晋三能够就改善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发挥作用。
当选自民党总裁之后,安倍晋三的首相争夺攻势愈加迅猛。10月9日上午,安倍晋三在东京同米仓弘昌等人举行政策恳谈会。在日本共同社看来,经团联在同新改组的野田政府接触前,先和自民党新任高层会面,这一行为实属罕见,双方的“接近”可被视作在为众议院选举后的政权更迭作准备。
成蹊大学
“三菱系”大学
出身政治世家的安倍晋三,在日本有“纯种政治家”之称,他的外公是前首相岸信介,父亲安倍晋太郎是日本前外务大臣。而“含着金匙出生”的优越环境给安倍提供了很多机会。从幼儿园到大学,安倍晋三就一直在与三菱财团关系密切的成蹊学园接受教育。
而安倍晋三也不忘为三菱汽车做广告。年6月1日,为了向国际显示日本支持环保的决心,时任首相的安倍晋三和经济产业部长甘利明在首相府园地内试驾6辆环保车,安倍晋三试驾的车正是三菱汽车。安倍说:“我有信心,日本拥有世界上最顶尖的科技来保护环境。”
年,安倍晋三从成蹊大学法学部政治学专业毕业,随后像众多政界名流子弟一样,前往欧美留学。从年11月起,他被安倍晋太郎外相叫去当政治秘书,学习从政。其兄安倍宽信则在成蹊学园毕业数年后成为日本第一大综合商社三菱商事中国分社社长,其弟从小送给岸信介的儿子岸信和(安倍晋三的大舅)家做养子,改名为岸信夫,曾在住友商事就职,年当选参议员。
安倍晋三和他哥哥为什么选择了成蹊学园?按照安倍晋三的说法,那是由于外祖父、即日本前首相岸信介的极力推荐。而岸信介之所以推荐成蹊学园,是因为岸信介从成蹊学园看到了当年吉田松阴开办松下村塾的精神。
吉田松阴是出生于长州藩的日本幕府时代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因为计划暗杀幕府的老中(即大臣)而被捕,以后被押解到江户(即东京)斩首,时年29岁。吉田松阴死后被誉为明治维新的精神领袖,岸信介的曾外祖父佐藤信宽就曾经跟着吉田松阴学习军事。
二战前,成蹊大学与三菱财阀的联系十分紧密,学校运营费用的大部分依靠三菱的捐赠。另外,年开设的成蹊实业专科学校应三菱合资公司(三菱财阀)的要求,以为实业界(特别是三菱)培养中坚人才为目的。战后随着财阀解体,联系虽有所减弱,但直至现在,自理事长以下、理事中仍有很多三菱集团各公司高层,三菱集团对该大学的经营影响很深。
自年4月起,成蹊学园引入“成蹊学园三菱留学生奖学金”,发放对象是利用成蹊大学、成蹊高中的留学制度到海外留学的学生中,成绩优秀、留学好成果可期的派遣留学生。
右翼的幕后金主
日本政坛的日益右倾化与右翼的推动关系甚密,而右翼如此大的活动能量,自然离不开巨额的资金支持。从明治时期至今一个多世纪以来,财团一直是右翼的坚实后盾。而这其中,三菱财团则是翘楚。
财团的前身是政商(特权商人),存在于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明治维新时期,日本为赶超各先进国,对私人资本予以积极扶持,三井、三菱等昔日地方商人就是借助政府给予的特权,以及委托的任务而迅速积累起巨额资本。以三菱为例,年日本入侵台湾,三菱以政府委托经营的13艘大船,担负了日军的后勤运输。战争结束后,政府将这13艘船无偿转让给三菱作为奖赏。此后三菱一跃成为日本举足轻重的政商。
20世纪初期,政商资本逐步控制了金融、工业等领域,发展成为垄断性更高的财阀。30年代中期开始,财阀追随军部法西斯势力,确立了军阀财阀的联合体制。二者相互利用,财阀为军部发动战争提供物质支柱,军部则通过有利于财阀的军事运算体制而使财阀找到致富手段。三菱重工通过为军部服务迅速发展,资本从年的1.2亿日元暴涨到年的10亿日元。
日本右翼的活动资金,如黑龙会、玄洋社、大日本赤诚会等,均主要来自三井、三菱、住友等大财阀。除此之外,财阀作为军工产业的巨头,是日本战争机器的重要支柱。它们在二战期间建造了堪称当时世界顶级水准的“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以及“赤诚号”等数十艘航空母舰。单是三菱重工一家公司,在战时就建造了艘舰艇和1.7万余架飞机。这一时期,财阀不但是日本右翼的“财神爷”,还是他们的帮凶。
早在岸信介政权时期,由其扶持成立的“新日本协议会”就是一个集自民党、财界、右翼于一身的组织。三菱电机负责人高杉晋人负责筹集该组织的活动资金,据说他每年可从三菱财团等财界那里筹资几亿日元。防卫厅外围组织“乡友联”是一个军人右翼组织,经常搞日本重新武装的宣传活动。它从三菱重工等军工产业那里得到了大笔捐款,物质基础雄厚。20世纪90年代曾多次染指我钓鱼岛的右翼团体“日本青年社”,也得到日本财团的暗中支持。据称,如果成功登上钓鱼岛,每人可获奖励数千万日元。
年4月,由日本“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编写、扶桑社出版的《新历史教科书》第二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新历史教科书》把在中国东北和朝鲜土地上进行的甲午战争与日俄战争,都写成是“确立日本安全保障”的“正当的战争”,把对中国东北的侵略,在中国华北地区的扩大战争,对全中国的进攻,都描述为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解放亚洲的战争。
三菱重工董事长相川贤太郎则是赞助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的头号人物。根据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从日本获得的一份内部资料,年赞助日本新教科书编纂会的赞助者中,三菱重工的名字也赫然在列。中国抗日战争纪念馆研究部李宗远主任在接受《国际先驱导报》采访时曾表示,这份资料来源于日本右翼团体自行印发的宣传册,真实性不容怀疑。
“新历史教科书编纂会”成立于年1月30日,其势力的迅速壮大,很大程度上就是背靠日本大财团。
年12月28日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推荐阅读
中日合作擦肩而过文/白益民精彩内容
年8月3日,美国国务院就“南海问题”发表所谓的声明,将南海局势紧张的责任强加在中国身上,对于美国国务院的“信口开河”,中国外交部给予了及时的回击。南海问题尤其是中菲两国南海领土争端问题自黄岩岛对峙以来一直都是热度不减,那么美国插手南海到底又意欲何为呢?
1
中日东海:第一次亲密接触
年奥运会举办之前,有一件关乎中日政治经济关系发展的大事悄然发生。这一年6月18日,中日双方同时公布了《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下称“东海协议”),此份协议文件标志着中日双方在东海资源共同开发上达成了共识,将共同开发东海资源。
作为合作第一步,中日双方协商划出了一块面积平方公里的“共同开发区”,此区域横跨日方主张的所谓“中间线”,具体地点在“中间线”的北端。除此以外,双方对日本法人参加中国已开发的春晓油气田也达成谅解,双方以合作大局为重,协议共同开发。
在此之前,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尤其是小泉纯一郎当政时期,其在靖国神社、钓鱼岛等问题上的一意孤行,一度造成中日关系陷入冰点。年6月23日,以时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的中川昭一为首的部分日本官员,乘直升机飞抵东海上空,“视察”中国“天外天”、“平湖”和“春晓”等油田,导致中日东海问题全面升级。
年6月18日,中日双方同时公布了《中日关于东海共同开发的谅解》,作为合作第一步,中日双方协商划出了一块面积平方公里的“共同开发区”。
前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冯昭奎曾说,如果不是之前小泉纯一郎、中川昭一等强硬派人物的顽固坚持,东海协议早完成了,不会拖到奥运开幕之前。
小泉下台后,中日《东海协议》迅速推进。年11月,接替小泉纯一郎成为日本首相的安倍晋三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表示,希望中日双方现在能进行合作,在东海有争议的地区附近着手实施天然气开采计划。最终,年9月上台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在与中国进行多轮谈判之后,完成了中日《东海协议》的签订。
一直以来,关于《东海协议》中涉及到的“春晓”油气田,中国政府曾多次重申拒绝与日本合作开发。东海协议的意义在于,中日双方避免了海域归属和中间线问题,形成“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具体化成果。
《财团就是力量》
直接点击此图深度了解此书!
2
石原慎太郎背后的财团力量
也就在这一年,中日合作如火如荼进行之时,石原慎太郎出席北京奥运会。石原慎太郎正是日本“购岛”的最早提出者,他从年当选日本东京都知事(东京市长)一直连任至今,在中国可谓“臭名昭著”,身上贴着“右翼分子”、“反华分子”、“极端民族主义者”等标签。
出席中国奥运会体现出了石原慎太郎对华态度的转变。年1月,石原为北京奥运会加油打气,在都议会上称“祝愿东京友好城市——北京举办一届成功的奥运会”。而且在北京奥运会上,石原还对中国奥运志愿者夸奖有嘉:我切身感受了13亿人口大国的壮观场面。
我感受最深的还是参加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他们非常亲切,彬彬有礼。一打听才知道他们还要为残奥会无偿服务。中国的新一代年轻人显然对国家和社会的前途抱有期待,这一点与日本的大学生完全不同。
年,石原慎太郎与日本三井财团旗下企业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合著了《日本可以说“不”》一书。
石原慎太郎毕业于日本一桥大学,而一桥大学正有“财界领袖的摇篮”之称,毕业学生人才辈出,尤其是其培养出的工商金融界学生,多数都会成为日本各大财团的领袖级人物。石原与日本财界关系非同一般。事实上,石原虽身为政界人士,但其背后也有着能够促进中日经济合作的日本大财团关系。
年,石原与日本三井财团旗下企业索尼创始人盛田昭夫合著了《日本可以说“不”》一书;年9月,石原又与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旗下三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市川周共同出版了《对美宣战:说不的日本经济,从美国金融奴隶的身份中解放出来》一书,以日本经济战略为题,矛头直指美国霸权,此书在日本国内引起了一定影响。
《产业就是脊梁》
直接点击此图深度了解此书!
3
日本的“脱美入亚”梦
年《东海协议》为中日经济合作奠定了基础,年鸠山由纪夫的上台则为两国在国际战略上的合作创造了绝无仅有的机会,鸠山政府上台便举起“脱美入亚”的政治理念向中国频频挥手。
年9月16日,鸠山由纪夫作为日本民主党党首当选为日本首相,成功终结了日本自民党长期的执政地位。刚刚上任不久的鸠山在9月21日于纽约参加联合国峰会时,会见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时便抛出了对重组中日美关系的一记重磅炸弹——“东亚共同体”构想。
《能源就是命脉》
直接点击此图深度了解此书!
同年11月15日,鸠山在新加坡国际研究院(RSIS)发表《亚洲的新承诺——实现东亚共同体的构想》演讲时详细阐述了其“东亚共同体”观点:“简而言之,我的东亚共同体构想就是根据‘开放的区域合作’的原则,通过推进相关国家间的各领域的合作,在这一地区建立多重的机能性的共同体之网。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共同制定规则,相互配合,集中大家的智能,共同地遵守规则。这样,我们就不仅能够得到现实的利益,而且还能够培养相互信赖的感情。”
事实上,鸠山由纪夫一直十分重视与中国的关系,早在年日本民主党成立,鸠山便率领第一个访华团来到中国。年,鸠山出任民主党党首后,访问的第一个国家还是中国。年,鸠山访问中国还在中国人民大学发表演讲,题为《以日中建立共通议程的时代为目标——建立“同心同德”的日中关系》。
年12月10日,鸠山内阁支持者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携名之多的国会议员访问中国,显示出了民主党对中国的亲近的政治姿态,日本《产经新闻》评价此次访华说,“仿佛是邻国的家臣们去参拜中国的皇帝一样,弥漫着朝贡的气息”。
鸠山由纪夫的家族也与中国有着颇深渊源,这可以追溯到鸠山由纪夫的曾祖父鸠山和夫,年8月中国北洋舰队访问日本时与日本警民发生冲突,日本则派出鸠山和夫与中国交涉,事后清政府还颁发给了鸠山和夫一枚二等龙宝勋章。
后来鸠山和夫担任早稻田大学校长期间,成立“清国留学生部”,大量接受中国留学生。鸠山由纪夫的父亲鸠山威一郎也曾经多次访华,积极支持中日友好并作了大量工作,曾经具体负责与中国就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工作。
与对中关系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鸠山政府对美的强硬态度。和中国关系的亲近和与对美国关系的疏远让美国很不舒服,美国开始担心日本偏向中国的态度不利于日美同盟稳固性。
幼年时的鸠山由纪夫与其祖父鸠山一郎(左二)。鸠山家族特别重视与中国的关系,鸠山一郎在第一次组阁期间,即通过其亲信部下石桥湛山的努力,达成了中日之间发展民间贸易的协议,为中日关系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际上,鸠山所在的日本民主党在取得政权之前,就一贯主张“对等的美日关系”和“没有基地的美日同盟”。在美国驻日基地转移问题上,民主党公布了“归还普天间美军基地”的具体政策,即停止使用军用机场,将美军海军陆战队基地迁往冲绳县之外的地点。
年8月10日,鸠山由纪夫在日本《VOICE》杂志发表了《我的政治哲学》一文,公开批评美国式利伯维尔场原理主义,提出“自力和共生”的“友爱”理念和“东亚共同体”构想。他在文中说道:“金融危机使许多人意识到,美国单边主义时代可能正走向没落,美元持续作为全球主要货币的地位也令人生疑。”
鸠山由纪夫上台之后,更是启用了对美“排斥”且主张“东亚共同体”的寺岛实郎作为其外交智库,寺岛实郎的思想对鸠山由纪夫影响颇大。
寺岛实郎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此后一直在日本三井财团的综合商社三井物产工作,曾担任三井物产华盛顿事务所所长驻美多年,发表过很多国际关系、对美政策的著作,主张美日同盟是冷战时期产物,不能固定化;中国和东亚发展是一个历史性变革;“亲美入亚”是日本的战略选择。
对于鸠山政府接近中国而疏远美国的做法,美国人十分慌张。年10月,美国国防部长盖茨访日,向日本方面表达了对日本企图改变美日同盟现状的不安,他警告日本新政府称,如果日本违反与美国的军事同盟关系,接近正崛起的中国,将面临严重后果。10月22日,《华盛顿邮报》引用美国官员的话称,现在最难办的不是中国,而是日本。美国人的愤怒也恰恰表现出了他们对中日关系拉近的不安。
《商社就是天网》
直接点击此图深度了解此书!
4
中日关系渐行渐远
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没有对美国“落井下石”。倡导“东亚共同体”、“平等的美日关系”的鸠山由纪夫则在美国的影响下彻底下台。同时,中日关系也因鸠山政府的下台而再次陷入停滞不前状态。
美国当然不会容忍鸠山政府对美国强硬、亲近中国的举动,于是利用鸠山由纪夫对国民的诺言击垮了鸠山。鸠山由纪夫上台后便致力于推动关于美国驻日本冲绳普天间基地的迁移,期间提出了诸如“德之岛方案”、“边野古周边方案”、“胜连半岛案”、“嘉手纳机场合并案”等多项迁移方案,日本方面甚至对每个方案都在技术细节上进行了研究考证,而且既要得到当地住民的同意,也要得到美国的同意。但美国多以“无稽之谈”否定方案。
经过中日两国经济、政治上的积极互动,中日两国政府宣布,双方针对东海油气田问题正式就共同开发达成共识。
在美国眼里,日本一向属于“顺从者”,而鸠山对美军基地迁移的强硬态度却是美国所料不及的,年10月22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引用美国驻日本大使肯特·考尔德的话说:“在过去30年中,我从未听过或见过日本人对美国外交官如此强硬,甚至私下里频繁的顶嘴。以前如果美国提出一项协议,日本通常的回应就是‘很好’,但现在一切都变了”。
因此,美国对鸠山提议的军事基地迁移一事置若罔闻,导致了鸠山政府言行不一,同时引起了日本民众对鸠山政府的不信任。日本民众普遍认为,鸠山由纪夫对于冲绳普天间美国基地“至少迁移到冲绳县外”的言论已经成为鸠山民主党的“公约”,但鸠山政府在与美国过招的确遇到了极大障碍,没能履行“没有基地的美日同盟”,甚至连迁移出冲绳县都做不到,这对鸠山在民间的形象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到了年6月底,无奈之下的鸠山由纪夫只好回归到年自民党时期与美国签订的日美协议上来,与美国达成协议,按照自民党时代的“合意”,普天间机场将被迁移到边野古地区和周边水域,但还是没有移出冲绳地区。这一举动彻底激怒了日本官民,还导致了与民主党联合执政的社民党的脱离。
年6月2日,在民主党参众两院议员全体会议上,鸠山以美军基地迁移所引起的政局混乱引咎辞职,一直支持鸠山内阁的民主党干事长小泽一郎也辞去了职务。在长达20分钟的辞职讲话中,小泽一郎唉声叹气地表示:“我想跟大家分享一段回忆,有一天我待在酒店房间里,突然一只小鸟飞到面前,这是一种在我家乡经常见到的鸟,看到它,我仿佛觉得它是来告诉我,该是回家的时候了。”
年6月鸠山由纪夫的辞职下台,意味着中日两国真正形成合作发展关系的希望已经渺茫。
鸠山由纪夫的下台,意味着中日两国真正形成合作发展关系的希望已经渺茫。小泉政府时代,因靖国神社参拜等事件,中日政治关系一度陷入冰点。安倍晋三上台后,不再参拜靖国神社,中日关系不断改善。到了鸠山由纪夫,因其“东亚共同体”的政治理念,为中日合作提供了一次绝无仅有的机会,但随着鸠山的下台,此种机会悄然错过。
鸠山由纪夫的继任者菅直人上台后,再次沿用了美日同盟外交策略,鸠山所谓“东亚共同体”也随之无人问津。而且,与长期执政的自民党不同,民主党内有着鸠山由纪夫、小泽一郎等与中国有历史渊源的人物,这些人物的下台,导致真正与中国沟通的日本掌权者变得极少。
联系我们
白益民产业经济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