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尝试了一把远程医疗,5G商用不再纸上

5G商用迫在眉睫。

医院,几位专家正在对一段超声影像展开讨论,而他们身边并没有任何仪器,仅有一块屏幕。

屏幕右下角,医生手持仪器,边在病人身体上移动边与专家沟通,他身处在公里之外的医院医院,双方看到的却是相同影像。

利用实时的影像传输,专家能在自己医院的病人检查分析病情,而这只是5G远程医疗其中的一个场景。

5G远程超声检查系统,右下角画面为医院

现场拍摄

「国内医疗发展不均衡,优质的医疗资源都集医院,县级,乡镇级的资源则相对贫乏。」在医院远程会诊中心负责人周鸿看来,远程医疗是一件极其有必要的事情。

5G带来的一大优势就是「下沉」,医院解决问题。华为和联通提供5G网络,系统解决方案则由专门的软件公司开发。周鸿提到,这套解决方医院,但4G网络的带宽无法支撑实时的数据传输。年底,医院接触到了5G,并与各方展开合作。5G时代没有了带宽烦恼,图像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实时超声影像和双向视频通话集中在一块屏幕上,也不会有卡顿的情况存在。唯一令周鸿有点惊讶的是,5G商用的步伐「比想象中快很多。」

医院为5G远程医疗的试点

现场拍摄

周鸿告诉极客公园(ID:geekpark),在医院试点延迟可以达到20ms以下,而当5g普及之后,延迟能达到1ms,趋近于无延迟。

另一侧,则是更进一步的全自动超声检查。医院坐着,通过远程操控机械臂,就能对另一个城市的病人进行超声检查。同样,如果5G普及,延迟不是问题。但由于比远程超声图像检查复杂很多,全自动超声检查还出于临床试验阶段,未来通过CFDA(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认证后,医院使用。

全自动超声检查

现场拍摄

上一秒还远在天边的5G,下一刻就被拉到了人民中间。5G商用,似乎没那么遥远了。

5G+行业,改变了什么?

「5G+AI+云,可以改变各行各业。」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在华为亚太创新日现场说到。

如果把这5G、AI,云这三项拆解开来,可以发现华为在这方面的布局:

每一个终端设备,每一个传感器都连接上云,实现万物感知,将物理世界转换为数字世界;之后的万物互联,5G就是所有无线连接的基础;最后可实现万物智能。现在,我们只是刚刚站在智能世界的入口。

单就技术而言,5G在带宽方面比4G高出10倍,也带来更多的连接,一平方公里可以连接一百万设备,并且时延更低。

智能社会必备的三个条件

官方供图

技术并不能说明什么,但是技术深入到我们的工作、生活,甚至娱乐当中,都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徐文伟举了一个典型的应用案例——内蒙古稀土矿山。矿山所处地区气候非常恶劣,现场环境也十分复杂。由于矿山内自然条件恶劣,即便是最老练的司机,也难免会发生安全事故。

矿山运营者和工人一样面临着效率低下的困扰。矿车的规定安全速度是10km/h,一座矿山拥有30辆矿车,每辆车要配四个司机两班倒。因而,工人成本高,招聘上也非常困难。

5G装备矿车之后,利用其高带宽低时延的特性,工人无需在矿山里工作,而是可以在办公室里远程操控矿山机械。由于搭载了自动驾驶技术,车辆行驶速度可以提高到35km/h,工作效率大幅提高,也避免了人员伤亡的情况。

5G+矿山,能带来一个崭新的变化

官方供图

由此可见,行业内对于5G网络,包括人工智能、云计算等融合在一起的信息技术有着巨大需求。华为联合运营商和产业合作伙伴,展示了包括5G+VR、5G+8K视频、5G+无人机、5G远程医疗和5G急救车等多种创新行业应用。

华为在现场展示的5G救援车,以5G网络为基础,急救车为载体,然后再配合人工智能,利用AR、VR和无人机等应用打造出全方位医疗急救体系。一旦伤者上了5G急救车后,随车的医生就可以利用5G医疗设备完成验血、心电图、B超等一系列检查。然后再通过5G网络将医学影片、病人体征、病情记录等大量生医院,以快速制定抢救方案,并提前进行术前准备来缩短抢救时间,为伤者争取更大生机。

为什么是华为?

目前,中国已建成5G大规模试商用网,三大运营商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成都等城市建网。而在全球范围,20个国家35个运营商已发布5G,另外,33个国家已分配5G频谱,5G离我们越来越近。

根据GSMA(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报告显示,截至年第二季度,全球已建立25个商用5G网络,到年底,全球范围内将有个运营商对59个国家推出5G商用网络。-年期间,运营商预计将在新网络方面投资亿美元(资本支出),其中近三分之二(亿美元)将用于新推出的5G网络。

华为也在其中助力亚太运营商快速部署5G网络。在商用层面,华为也率先开始进行探索。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获50+5G商用合同

官方供图

徐文伟在现场公布,在全球范围内已获50多个5G商用合同,发货20多万5G基站。华为方面称,华为致力于提供最先进最安全的5G产品与解决方案,以及应用场景,助力亚太区域的运营商更快部署5G,充分发挥5G技术的优势,赋能千行百业,提升社会效率,加速行业数字化升级。

为什么是华为?5G背后的技术积累是其中的关键。

徐文伟提到,华为在年就开始进行5G研究,同年,4G刚刚开始投入商用。并且,华为在5G研究上已经投入了40亿美金。

另外,在投入的深度上,华为在早起就积极参与5G标准的制定,同时贯穿5G的基础研究。「我们不仅仅是做产品,」徐文伟解释到,华为有60多个基础技术实验室,多数学博士,多物理和化学博士;年,华为就设计了第一片ASIC芯片并成立了芯片设计室。材料的抗腐蚀技术研究,让华为产品适应各种环境;无风扇的散热设计,让基站的体积降低30%……「我们看到的5G是产品,而冰山之下的技术才是真正的竞争力。」

华为公司董事、战略研究院院长徐文伟

现场拍摄

在5G应用方面,还存在不少想象力。而华为已经瞄准下一代的创新。

徐文伟表示,随着摩尔定律和香农定律接近极限,通信行业面临瓶颈和挑战,华为在创新方面制定了新的战略:从基于客户需求的技术和工程创新的1.0时代,迈向基于愿景驱动的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2.0时代。

他解释到,创新1.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客户需求和挑战,是技术创新,工程创新,是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创新,是从1到N的创新。其核心是帮助客户和合作伙伴增强竞争力,帮助客户增加收益或者降低成本,帮助客户实现商业成功。

而创新2.0的核心理念是:基于对未来智能社会的假设和愿景,打破制约ICT发展的理论和基础技术瓶颈,是实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的创新,是实现从0到1的创新。

华为已经瞄准下一代创新

官方供图

简单总结,就是突破现有的技术限制,用更前瞻的眼光寻找更底层也更前沿的技术方向。假如以十年为一代变革,那么十年后,自动驾驶已经完全无需人为控制,通信能力、存储密度和计算能力已经翻了倍,那时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从愿景出发,去寻找新的技术方向与商业机会。

当然,以华为一己之力无法做到如此庞大的愿景。华为方面提到,理论突破和基础技术发明源头之一是学术界,工业界提出的挑战和向大学进行研究的投资是助推器。为此,需要联合大学和研究机构,学术界与工业界共同推动,共享创新能力。

「很多人说中国在创新上有爆炸性的增长,但我们看到,这些创新大多是应用科学上的,而在基础科学的创新方面,中国还面临很大挑战。」华为CEO任正非曾公开表示。从固有的圈层跳出,选择完全不同的道路进行开垦,也许才是一家企业长久发展的必胜法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fx/902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