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您是否有过类似这样的经历:孩子晚上突然高烧不退,赶紧叫外卖送来一盒退热贴;做家务不小心划伤手指,拿起手机叫外卖送来一盒创可贴;疫情期间突然发现口罩用完了,药店离家又很远,没关系叫外卖……外卖的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外送产品的范围也从一开始单纯的餐饮逐渐扩大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这其中就包括了医疗器械。当您通过外卖平台以最快的速度拿到您所需的医疗器械产品时,您是否想过,这些东西,靠谱吗?检察官解答什么是医疗器械?
提到医疗器械,医院里的大型仪器,如心电图机、B超机等这些“高大上”但离我们日常生活比较遥远的产品。但其实,医疗器械普遍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医用口罩、医用棉签、体温计、创可贴、血压计、验孕棒、鼻腔清洗器等,都属于医疗器械范围,只是国家根据风险程度,实行了分类管理。
根据《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二类是具有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第三类是具有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有效的医疗器械。根据《医疗器械分类目录》,我们常用的医用口罩、体温计、酒精消毒片、碘伏棉棒等,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需要严格控制管理;而医用退热贴、创可贴、医用冰袋等,属于第一类医疗器械,实行常规管理。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如何管理?不论哪一类医疗器械,因为其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权益,国家对于其制造、销售都规定有相应的许可或备案程序,以保证其安全。对于网络销售医疗器械,更是出台了专门规定:《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监督管理办法》第十条:
从事医疗器械网络销售的企业,应当在其主页面显著位置展示其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产品页面应当展示该产品的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相关展示信息应当画面清晰,容易辨识。
其中,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件或者备案凭证、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的编号还应当以文本形式展示。相关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当及时更新展示内容。网络销售医疗器械存在哪些隐患?坪山区检察院第四检察部通过调查取证发现,坪山区的“美团”“饿了么”外卖平台上销售的口罩、棉签、创可贴等医疗器械产品中,普遍存在无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的问题;有些产品虽然公示了许可证或备案凭证,但仅有一张模糊的图片,无任何文本介绍,非常不规范;更有部分产品的许可证或备案凭证已过期超过一年,但仍在销售。
没有文本介绍,也没有公示许可备案文件
注册证已超期一年多
对此,相关主管单位并未进行查处,上述违规现象持续存在。因此,坪山区检察院启动了公益诉讼调查程序。检察院为什么要管这些?或许有些人存在疑问,医疗器械网络销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产品手续不齐的问题,也没有造成恶性损伤的后果,检察院有必要管吗?对此,我们的回答是:有必要,不但要管,还要早管,把侵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隐患消除在萌芽之中。一方面,这是维护国家医疗管理秩序的需要。医疗行业秩序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直接相关,要保障药品、医疗器械的安全性,必须也只能通过严格的市场准入和监管机制的方式,才能维护医疗行业的良性运转。违反规定销售医疗器械,即使未造成严重后果,但无疑滋生了出现严重后果的土壤;即使未导致直接的个体损害,但无疑损害了医疗管理秩序,其实质便是损害了国家利益。
另一方面,这也是维护消费者身体健康权益的需要。在无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或备案凭证、无医疗器械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以及相关证件凭证过期的情况下,医疗器械商家无法保证其所销售的医疗器械的可靠性,消费者更无法确信拿到手上的医疗器械是否靠谱,买得不放心,用得也不踏实。
此外,事前监管的价值大于事后补救。在发现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的隐患时,检察机关及时介入开展公益诉讼调查,能尽早将隐患消除,防止出现违规销售医疗器械危害身体健康的个例,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问题解决了吗?可喜的是,在坪山区检察院向有关主管单位发送《告知函》,进行磋商之后,该单位立即对25家存在网络销售医疗器械违法行为的企业进行了立案调查,并给予了处罚。同时,召开了坪山区开展网络销售药品及医疗器械经营管理规范培训会,并向辖区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发放了《关于规范医疗器械网络销售行为提醒告诫书》,提升了监管能力,巩固了办案成果,防范网络违规销售医疗器械的情况死灰复燃。坪山区检察院办案人员对“美团”“饿了么”平台的医疗器械销售情况进行了复查,发现此前存在的违规现象已经得到纠正,相关证书过期、无证书的产品已经下架,在售的医疗器械产品均有明确有效的许可证或备案凭证编号,并附有图片。因此,若现在您在坪山区通过外卖买医疗器械还存在疑虑,我们可以告诉您的是——靠谱。END(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