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我校正式启动以“科技强国,创新圆梦”为主题的科技月活动,以强化学校师生“学术强校,科技创新”的意识,营造学术氛围,普及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学校班子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全校师生积极参与,期望通过学术讲座、名师/学者讲坛、科普展示等一系列活动,来提升学术内涵,激发科技创新的热情。
4月7日,我校校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导,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王庭槐于广州校区讲授“科技月”系列讲座第一讲:“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他期望通过从教医学教育30多年来的亲身经历,以身作则开科技月首讲,倡导全校师生潜心学术、做好学问,长期保持科技创新的热忱。
王庭槐教授主讲“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其对医学发展的影响”刘英摄
王庭槐从“为什么要了解医学模式”、“医学模式的转变过程及其哲学启示”、“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医学的影响”、“医学模式的发展对公共卫生的影响”等四个方面展开讲解。
王庭槐阐释了医学模式(Medical,Model)的概念,是指在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学实验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方法。他指出,临床医生就是利用概念模式来组构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同时,医学模式也是考虑人类怎么认识医学的根本思路,无论我们是否学医,了解医学模式都十分重要,这关乎我们的生活和健康。
王庭槐利用历史的划分方法,依据时代特点,剖析不同时期人类如何认识医学,逐一讲解了医学模式的转变。从原始社会的“迷信医学”、奴隶社会的“技艺医学”到封建社会的传统的“经验医学”(如中国朴素的整体医学)再到“近代机械论之医学模式”、现代社会的“生物医学模式”以及年“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被正式提出,为现代医学开拓了广阔的空间,赋予了更丰富的内涵,拓展了医学的境界。他以35年前撰写的“新型医患关系的模式探讨”一文为例,分享了他对现代医学所强调的关心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