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好医生不愿到基层,怎么缓解看病难?医患纠纷何时休?昨日,政协医卫界联组会,国家卫计委副主任马晓伟回应政协委员提出的热点问题时表示,卫计委正考虑修订《医疗纠纷处置条例》,让第三方介入化解医疗纠纷。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福建、江苏、安徽、青海四省份将启动深化医改综合试点,以点带面推进医改。
来源:新京报;采写记者贾鹏;摄影记者薛珺;制图高俊夫
第一问
时间:10时10分
王红阳
全国政协委员、第二军医医院主任
社区养老啥时能有专业护理?
针对社区养老,全国政协委员王红阳说,现在突出的问题是,缺少既有数量又有质量的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很多老人住不起高端养老院,中档的养老院一床难求,而基层社区的养老服务又没有专业的陪护,“甚至缺医少药。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还无法做到医疗服务专业化。”
她说,数据显示全国65岁以上老人每千人拥有的床位数,只是发达国家的三分之一,专业护理人员更是奇缺,“月嫂、保姆都月薪过万了,这么一对比,问题更突出。”
王红阳委员说,专业护理不是简单的喂饭喂药,“我们现在急需培养专业的人员,得尽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人员岗位培训制度,医院、护理院、康复院和临终关怀院都应该有积极的扶持政策。”
对于王红阳委员的建议,马晓伟说,社区养老需要政府搭台,社会资本唱戏,多方支持。他说,护理人员培训是很重要的问题,这事现在很着急,卫计委也在研究当中。正下大力气解决基层社区和农村医疗人才问题,“一方面我们给待遇、给政策,吸引人才到基层;另一方面,大医院的医生得纵向流动。”
第二问
时间:11时10分
王承德
全国政协委员、医院院长
医生评职称要靠论文数量?
委员王承德说,医学论文造假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他曾看医院的医学论文,称一年看了多个间质性病变的病例,作为全国知名的免疫专家,他称这样的疑难杂症自己一年也看不了几十例,“这么多病医院是不可能的,纯粹是造假。”
王承德说,医学论文造假的背后,是医生职级晋升、评职称都必须达到一定数量的论文要求,很多医生在繁重工作外,都要忙着医学论文,没有时间只能造假。职级晋升不光要看年头,还得考专业外语,看论文和科研项目数量。“高职低能的大夫就这么形成了,能不能给医生减点压,定个合理的考评标准,治病救人才是本职工作。”
马晓伟马上表示,职称评定改革是老问题,卫计委现在在加强研究。
第三问
时间:11时20分
温建民
全国政协委员、中医院骨科主任
医疗纠纷该不该入刑法?
最近,福建一起医疗纠纷经法院判决的消息引起了温建民委员的中科喜迎党的十九大?砥砺奋进医疗学术白癜风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