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一个无法为医疗机构带来收益,甚至需要花费金钱处理的项目,再投资做升级迭代,有什么价值?
头条新闻摄影崔萌
长期以来,医废管理一直被作为“安全锁”而存在,从医废“出生”到进入“火葬场”,国务院年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已将其中的产生、收集、暂存、交接、处置等流程都进行了规范化。
这种规范化让医废收集处置在管理层面上了一道安全锁,拴住的是随意丢弃和利用医废的不道德,圈住的是医废危害的传染空间和传播范围。
但就像法律和公序良俗一样,规范是文明人的规范,那些锁不住的灰色地带,需要依靠监管来预防问题发生。
医疗废物管理信息化正是如此,从“安全锁”到“智能锁”的升级迭代,带来的是“安全+监管”的一箭双击。
信息化
医院建设的新要求
相比生活消费场景的高度信息化、数据化,医疗行业因其特有的复杂性、专业性和严谨性,截至目前,整体信息化水平仍处于基础发展阶段。
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指出,需要完善“互联网+医疗健康”支撑体系,医院信息化应用发展进入新阶段,信息化成为医疗机构不得不推进的重要项目。
医疗废物管理问题被放大,首当其冲的原因是年3·15曝光的医疗废物黑色产业链事件,而问题被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