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医疗险,近年来通过各大地方媒体,凭借自身便宜、投保门槛低等特点,成为了很多市民的选择。
据不完全统计,年共有23个省82个地区个城市推出惠民医疗险,累计超过万人参保,保费收入超50亿元。
不过,惠民保险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恶意压价竞争、虚假宣传等等。
于是,银保监会又出手了。
惠民保险-十大乱象要规范
针对惠民医疗险领域出现的乱象,年11月,银保监会向社会公开征求整改意见,历经半年,在6月2日发布了《关于规范保险公司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业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在《通知》里,银保监会指出了惠民医疗险目前存在的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就是同个城市的产品太多,同质化严重。
比如福建省,既有省级的惠民保,同时,省会福州本地还有另外三款惠民保产品,产品类似,投保价格的差异也不大,产品实在是太多了。
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十大问题:
(1)保障方案缺乏必要的数据基础
(2)未按规定使用备案产品或未及时报告保障方案
(3)参与恶意压价竞争或承保价格低于成本
(4)违规支付手续费、经纪费或其他费用
(5)夸大宣传、虚假承诺、误导消费者
(6)拖赔惜赔
(7)冒用政府名义进行虚假宣传
(8)合同期间内单方中途退出
(9)泄露或违法使用消费者信息
(10)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等
针对这10大乱象,银保监会作出了规范措施,主要从四大方面进行监管。
总的来说,这项通知的发布,在规范惠民医疗险发展的同时,也是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切实提高群众的医疗保障水平。
惠民医疗险还能买吗
惠民医疗险被银保监会监管,不少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惠民医疗险还能买吗?
我们从以下2个方面来思考:
1.惠民医疗险的性质
惠民医疗险虽然是商业保险,但又带有一定的社会福利性质和普惠性质。
惠民医疗险是国家支持的险种,对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2.理性看待监管政策
虽然这一次银保监会发布通知要规范惠民医疗险业务,但是一次规范通知并不代表所有产品都不好,也不代表要完全否定这类险种。
从另一个角度看,其实也说明了我们国家的保险监管制度非常严格,规范惠民医疗险业务,也是为了让这类险种更加健康稳定地发展下去。
因此,奶爸认为,惠民医疗险还是可以买的。
《通知》发布后,承保惠民医疗险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上会更为合理,定价和服务体系也会更加规范,对消费者来说更加有利。
但我们也要理性看待惠民医疗险,虽然它有投保门槛低、不限年龄和健康状况等独特优势,但它的保障范围有限,要想有全面的保障,不能把所有希望寄托在它身上。
惠民医疗险能取代医疗险吗
各地惠民医疗险的保障内容都很相似,可以报销大额或大病医疗费用,保额高达百万。
因此有人会觉得惠民医疗险可以取代百万医疗险,这是需要引起重视的。
1.惠民医疗险VS百万医疗险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地了解这两类险种,我做了一个对比表格:
从表格看到,惠民医疗险在投保门槛和部分年龄段保费方面有着很大的优势。
而百万医疗险的优势在于:
l保障更全面
除了基本的一般医疗、重疾医疗保障外,百万医疗险还会包含费用垫付、就医绿通等增值服务。
l报销比例高
在有社保的情况下,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是%报销,而且不少产品还可以报销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
l免赔额较低
市面上大部分百万医疗险都有1万的免赔额,而惠民医疗险普遍要超过2万元才能报销。
此外,百万医疗险还有2大特点:
l产品更稳定
目前最长的能保证20年续保,不用担心身体变差或理赔过第二年不能买;
而惠民医疗险都是一年期产品,不保证续保,而且它的上市时间不长,稳定性还有待观察。
l没有社保也能买
几乎所有的惠民医疗险和社保都是硬性关联的,如果没有买社保,就不能买惠民保;如果出险的时候,社保是断缴状态,惠民保也不能报销。
而百万医疗险在这方面就没有限制,不管有没有社保,都可以购买和报销,不用担心失去保障。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