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j/171111/5837445.html
来源:无限台州APP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价值多万元的医疗器材
免医院
虽然没有赚到钱
仙居人王卫东却说“赚大了”
疫情的出现,扰乱了这个春节,不少行业都受到影响。但也有一些行业迎来了契机,比如台州仙居人王卫东的企业。
多万元价值的器材免费赠武汉王卫东经营的浙江优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可视医疗设备及配件的高新企业。他们的设备,正好是抗击疫情一线的急需品。
一开始,很多人都觉得,王老板这回“发大财”了。
可面对这样的赚钱机会,王卫东却选择了放弃。抗疫时期,医疗器材最为紧缺,王卫东一次次地拒绝了很多经销商的发货请求。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出来的产品,价值多万元,王卫东免费赠医院。
他到底图个啥?
找上门要货的经销商推了找上门的经销商越来越多,可老板却回复:不卖
“王总,你这边能不能先挪几台给我,现在外面好多地方需要。”
“先给三台,我加点钱也行,客户等着要,好不好嘛王总?”
……
1月23日,浙江启动重大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一级响应。王卫东的手机开始响个不停,很多一直合作的经销商来要货。
王卫东的公司生产的可视化医疗设备,可用于新冠肺炎患者的检查、插管以及吸痰等,属于抗疫急需品。疫情爆发后,经销商手里的存货很快被医疗机构收购一空。经销商看到“商机”,赶紧找王卫东加货。
“王总,这波机会要抓牢,保证能赚大钱。”有人提醒王卫东。
商人逐利。王卫东也不是没心动过,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考虑眼前这个危机:全国团结一心抗击疫情,医护人员更是奋不顾身。
“我们如果这个时候乘机赚钱,心里不踏实。”他说。于是,他只好一再地对要货的销商说“抱歉”。
对于仓库里的那些存货,他做了一个决定。
加班加点复工复产抓紧复工加班生产,产品第一时间送到武汉。
在之后的几天,还在春节假期期间,王卫东就跟企业所在的仙居县政府递交申请,想要尽快复工复产。
“我们的员工大多是本地人,复工不是问题。”1月29日,就有58名员工到岗,生产线开启,大家没日没夜赶工,抓紧“补仓”。2月1日,王卫东将加班赶制出来的一批器材和仓库存货一起,打包装上货车,统一运往武汉一线。
首批产品价值万元,全部免费送给了武汉及周边共计40医院。
“医院收到这些器材都非常激动。当时的一线,医疗器械非常匮乏,他们打比喻说,就像一群战士在战场杀敌,手里却缺少武器,我们赠送的器材是雪里送炭。”王卫东回想起当时场景,脸上仍是激动的表情。
没过几天,又一批价值万元的器材生产出来,王卫东一分钱不赚,全部将它们送去了湖北。
对那些“求材若渴”的经销商,王卫东仍然以“无货”为由将他们挡在门外。可实际上,他的医院派上了大用场。
“我们的可视技术在医疗器械上的应用,对医生抢救病人能起到非常大的辅助作用,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的脱险几率。同时,医生和病人的接触减少,感染的风险也降低了不少。”王卫东说。
疫情是块“试金石”只有一个司机愿去武汉送货,老板:重用!
当第三批器材和物资准备好时,愿意去湖北送货的驾驶员不好找了,没人愿意在这个时间冒险。
自己厂里一位驾驶员愿意去,可家人死活不同意,这让王卫东左右为难。但现实问题摆在眼前,没人愿意送货,这批物资就送不到一线,放在厂里成了摆设。
在过年前,有几个人陆续到厂里应聘。当时因为年底了,暂时没有招聘计划,当时就没有签下他们。
在这几个应聘者中,有一个叫尹斌的人,是来应聘驾驶员的。在得知工厂遇到这个难题后,主动请缨上阵:“我和我老婆都是党员,我和她商量过了,她支持我送货去武汉。”
担心尹斌一个人开长途太劳累,王卫东考虑给他找个帮手,被尹斌婉拒了。“王总,现在人手本来就缺,而且多一个人就多一分危险,我一个人去就行了。”
2月10日,尹斌载着满满一车物资去了武汉,圆满完成了任务。12日,尹斌从武汉返回,一脸倦容,随即按规定接受为期14天的隔离。
王卫东给尹斌打电话表示感谢,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他立即为这名优秀的员工办理了录用手续,“等你隔离结束,马上就来上班。”
虽然的确没赚到钱,但王卫东觉得自己其实“赚大了”。借着疫情这块“试金石”,他说自己收获了一名品质优秀的好员工。
“赚钱的机会还有很多,但品行兼优的人才却不常有。对这样的人,我公司的大门永远是敞开的。”
...........................推广合作
商务联系
广告合作
广告合作:(仅接受广告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