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ldquo消极的歧视rdquo

编者按

本文为读者来稿,重在对社工“专业互认”及背后的社会公义理念进行讨论。本号不欲成为激化两地社工矛盾的战地,但欢迎读者留言、来稿讨论。我们始终重视发声与意见讨论,期待对社会工作价值有更多的澄清和理解,以更好地帮助实践。

制造“消极的歧视”的社会公义,还是社会公义吗?

作者:谢泰澍

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引来两岸三地广泛的讨论,笔者作为珠三角社工教育行业的一名参与者,很明白在中国大陆社工发展的脉络中,我们很期待政策,也很需要高瞻远瞩的政策引导发展。

所以当《纲要》发布之后引起社工届很多的讨论。但因为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以下简称社总)针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涉及到两岸三地社工专业资格互认的内容,给特首发表了公开信,令讨论出现了新的转折。社会工作在不同的社会基础下发展,必然会存在着不少差距与差异,所以,可预见到“资格互认”的建设上将会遇到不同的声音,这是值得尊重。但以笔者愚见,“值得尊重”的声音并不包括香港社会工作总工会。笔者试图先从简单介绍香港资本家排斥贫困群体的伎俩着手,并以此为基础分析社总公开信是如何运用资本家的伎俩,透过制造“有缺陷”的内地社工形象,来肯定香港社工的自我认同,践踏“社会公义”的实际内涵。最后简单整理社会工作专业化的本质,以期打开更多相互了解的空间。

一、HK资本家排斥贫困群体的伎俩

笔者在UIC和HKBU社工系求学期间,得益于香港社工师长们的影响,深谙资本家以工作伦理制造生产者的能力,广泛宣传工作是个人的道德义务,藉此建构贫困群体懒惰、依赖社会福利的形象,是贫困群体的行为失当之结果。这从文汇报(-01-11刘云)对香港最近调高长者综援合资格年龄事件的报导可见一斑:

“连日社会各方及立法会议员昨日的反对意见,大多指政府此举为「凉薄」、「剥削老人」以至「虐老」,而政府的响应则集中在人口结构老龄化及港人越来越长寿方面,并强调已有足够措施协助中高龄市民就业”

资本家认为,政府有提供足够措施帮助就业,如果中高龄市民依然贫困,那就是个人要承担的责任。当贫穷群体与负面、危险词汇联系在一起之后,配合消费社会所赋予公民“选择”的权利论述,便可理所当然地建构起贫困群体是“有缺陷的生产者”的形象,是自我选择的“行为失当”,藉此达到排斥贫困群体,肯定努力工作人士、富裕阶级的主流地位,和摆脱提供帮助的道德义务,压榨社会福利的支出,避免税收的增加。

01

二、制造“有缺陷的內地社工”

但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资本家排斥贫困群体的伎俩被社总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发现,与其说公开信是社总是向特首争取“程序公义”的手段,倒不如说这是在制造“有缺陷的内地社工”,达到排斥内地社工,并确认香港社工领先与正义的自我认同。

笔者认为,公开信中从三个方向论述内地社工“有缺陷”:

1、抢占香港资源的内地人。在公开信中,社总认为香港本地培养之社工,足够供应香港市场,甚至有过剩现象。当劳动力供过于求的时候,资本家一贯宣传,在利伯维尔场只要你愿意接受低于平均工资水平,你还是能够找到工作。因此,社总担忧引入内地社工会扰乱供求秩序,实际上是先预设了内地社工在接受低价位工资上有“先天”优势的立场,毕竟内地社工工资水平低,如果往香港引入内地社工,将会导致有些本土社工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除非本土社工愿意降低薪酬。所以“输入内地社工,绝无需要”。

但实际上,我们都明白,就算真的实现资格互认后,在可预见的未来内地社工到香港从业的可能性极低,在香港的政策和法律上仍然会存在大量的门栏。如果社总不是真的害怕引入内地社工,那这提出这论述又意欲何为?如果我们仔细分析这种论述的基调,就会发现跟香港主流歧视内地新移民的观点十分相似。香港社区组织协会作为一直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费用要多少钱
北京去哪里医院治疗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sp/4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