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治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报告出品方/作者:民生证券,严家源)
1回顾:行业发展步入稳定态
1.1年市场回顾
年以来,环保行业整体表现与大盘相当,年初至年12月9日,环保(申万)指数下跌18.91%,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分类中收益率排名25位,跑赢沪深指数0.16pct,同期沪深指数下跌19.07%。各子板块中,环保设备指数(申万)下跌17.77%,综合环境治理指数(申万)下跌11.24%,固废治理指数(申万)下跌23.17%,水务及水治理指数(申万)下跌18.44%,大气治理指数(申万)下跌20.34%。综合环境治理板块表现相对较好。
1.2年业绩综述
年前三季度,A股环保板块实现营业收入.85亿元,同比下降3.7%;营业成本.10亿元,同比增长3.5%;归母净利润.03亿元,同比下降8.9%;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26.5%、9.9%,分别同比下降0.5pct、0.2pct。
固废处理板块:年1-9月,新增垃圾焚烧发电项目规模超3万吨/日,总投资额约亿元,中标项目处理费均价约96元/吨,单项目平均规模约为吨,单位(吨)投资额约为65万元/吨。水务及水治理:年1-8月,亿级水处理落地项目总投资额约为0亿元,中标项目数合计个,单项目平均投资额约为8.85亿元。其中一季度中标项目数94个,总投资额.43亿元;第二季度中标项目数72个,总投资额.01亿元;7-8月中标项目数63个,总投资额.00亿元。
综合环境治理:年1-9月,土壤及地下水修复市场中标项目总投资额约为亿元。其中,一季度中标额为31.49亿元,二季度中标额为44.98亿元,三季度中标额为53.06亿元,总体保持上涨趋势,或受《黄河流域历史遗留矿山污染状况调查评价工作》实施影响。
1.3环境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
经过前期高速发展,我国环保产业在“量”上已经达到可观的规模,但在“质”上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年2月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对环境治理“质”方面提出较高要求:1)到年城镇环境基础设施供给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加快补齐重点地区、重点领域短板弱项,构建集污水、垃圾、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理处置设施和监测监管能力于一体的环境基础设施体系;2)到年,基本建立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环境基础设施体系。
1.3.1焚烧发电
结合年10月住建部发布的《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随着垃圾焚烧发电项目的快速投运,截至年底,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71.95万吨/日,同比增长26.7%。年城市生活垃圾年焚烧处理量达到1.80亿吨,焚烧处理率约为73%。《“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到年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达到80万吨/日左右,随着在建项目加速投运和新增项目释放,预计有望超额完成目标。-年,新项目增量空间有限,行业已由“跑马圈地”转向运营为王,存量项目的高效运营及降本增效已成重点。
1.3.2水治理
在政策和专项资金的推动下,-年我国水环境治理行业保持稳步发展态势。年,我国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2.17亿m3/日,同比增长6.6%,-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年,城市污水处理量.90亿m3,处理率97.7%;城市污水管道长度40.06万公里,-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9.4%。整体上,我国城市污水处理需求已得到基本满足,但在设备领域,尤其是水处理膜材料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少差距,行业未来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3.3大气治理
年,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达亿元,相较于年有一定增长。-年,大气污染防治全国公共财政支出高速增长,达到.39亿元,近几年有所下滑。结合年5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我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明显提升,由年的46.6%提升至年的64.3%。空气质量总体改善明显。
2展望:从“快时代”到“大时代”
2.1高歌猛进后,产业投资放缓
自年以来,我国生态环保和环境治理业固定资产投资有所放缓。根据测算,年1-10月累计投资完成额为0.65万亿元以上。根据年8月23日生态环境部新闻发布会数据,年全国环保产业实现营业收入约2.18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占全国GDP比重1.91%,相较于年的0.62万亿元增长.5%,占GDP比重总体提升0.63pct。
近两年,环保行业整体呈现稳定态。结合Wind行业中心数据,自年一季度起,随着项目逐步完成投运,在建工程转为无形资产(BOT项目)或固定资产,叠加增量市场放缓,环保行业在建工程量明显收窄。随着资本性开支的减少,环保行业资产负债率已由年二季度63.5%的历史高点降至年三季的57.4%。整体上,环保行业已由前期的高歌猛进转向稳定发展。自年起,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相关政策推动下,“环保”被赋予更丰富的内涵,不仅包含传统环境治理中“减污”的概念,而且更肩负起绿色低碳中“降碳”的使命。部分环保企业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积极探索“降碳”相关领域,当前环保行业处于由“快时代”向“大时代”转变的关键节点。
2.2“减污降碳”有望开启环保“大时代”
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将经历三个阶段。
在“十二五“期间,围绕三个“十条”,环保产业各领域均取得长足进步,年底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已超过亿元,使用的90%以上的技术装备和工程技术服务供给均实现本地化。
“十三五”期间提出“七个标志性战役”,以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为主线,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有效控制、重点领域节能工作顺利开展、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
“十四五”期间围绕“八大标志性战役”,环保产业有望在“质”上迎来提升。年我国实现环保装备制造业产值约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9.2%。根据工信部发布数据,“十四五”期间,我国环保装备制造业有望实现1.3万亿的目标。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部署实施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等“八大标志性战役”。同时提出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包括:1)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等关系;2)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煤炭减量步伐,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3)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力推行绿色制造,构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在相关政策的推动下,以传统污染防治为基础,“十四五”期间环保行业有望更多的承担“降碳”的职能,同时EOD(生态环境导向)模式的推广有望为环保行业贡献更多的市场增量空间。
3把握减污、降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