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卡里的余额每个月在增加
但因为使用限制前期储蓄性质较强
有的人就觉得医保卡里钱放着没用
不如拿去给家人买药
这样能行吗?
以广州社保管理办法做参考
《广州市社会医疗保险就医及个人账户管理办法》
第十条社会医疗保险凭证不得涂改及伪造;除提供参保人员直系亲属作为使用个人账户资金的凭证外,不能转借他人使用。参保人员直系亲属在使用参保人员个人账户资金支付费用时,应当出示参保人员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通俗翻译:不允许医保卡外借。直系亲属可关联资金账户,但仍需使用自己的医保卡就医。
常见的外借情况
然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医保卡常常因为各种原因外借。常见的情况如下:
医保卡外借,在药店买药
“我没有医保卡,把你的医保卡借我到药店买点药吧。”
很多人不懂社保管理办法具体内容,对医保卡使用限制也不清楚,所以对主动借入或被动借出习以为常。
医保卡外借,在医院就诊
“我感冒了,医院用下,我补偿现金给你。”
把自己的医保卡借给他人挂号看病,让他人享受自己的医保政策优惠和福利待遇的同时,也会将他人的疾病写进自己的医保记录里。这后果就不用多说了。
医保卡外借,在医院体检
医院体检,那查出来的毛病算谁的呢?当然是出借人的。
以上三种常见的医保卡外借的情况,造成的结果是——被认为药是你买的,病是你得的,体检异常也发生在你的身上……是不是很悲催?
这对买保险有什么影响?
为什么医保卡外借,会影响购买保险呢?主要的原因是——理赔时会审核被保人的医疗记录,很多理赔纠纷往往出现在这里。
医保卡外借会影响理赔
保险公司在收到客户报案后,会有核赔的人员进行审核,在审核的过程中,会根据医保医疗记录来作为理赔的参考。
如果小王同学投保了一份医疗险,半年后由于肾炎住院,1个月后出院进行报销。保险公司根据医保记录发现,小王同学过去两年内一直购买治疗肾炎的药物,不排除小王在投保时故意隐瞒了肾炎相关疾病通过了健康告知环节,有“骗保”嫌疑。
就算小王一再声称医保卡外借,拿不出证据是很难有说服力的。所以小王想顺利获得商业医疗险的报销,还是存在困难的。
医保卡外借存在道德风险
有些人恶意钻监管漏洞,医保卡外借他人使用,但这种行为在我国《社会保险法》上有明确的说明,有“骗保”嫌疑。
既然投保人外借医保卡,可以骗取社保报销,那么他的行为会被认为不守诚信,一般保险公司会推断,投保人是否也会骗取商业保险金呢?
所以,医保卡外借最大的风险——虽然自己没有得病,但是产生的医疗记录都会记在自己医保名下,这将会对理赔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也给自己带来无谓的道德风险,想想都后怕呢……
已经外借了,我要怎么办?
医保卡外借,定义某些状态
较为高发的是医保卡外借体检,被查出患有乙肝。
不过庆幸的是,可以尝试提交自己过往两年的体检报告,并且告知医保卡外借的情况,有望“自证清白”,保险公司会视情况核保。在成功通过保险公司核保后,能顺利承保。
医保卡外借,诊断慢性病
如果医保卡外借导致了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治疗记录或者买药记录,就算提交体检报告,可能核保结果也非常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高血压和糖尿病都是可通过药物暂时控制的,投保时保险公司没办法通过一份或者几份体检证明你指标正常,所以想获得好的核保结论自然是不容易的。
所以,小伙伴们,请避免医保卡外借行为,珍惜自己的记录,以免给自己造成不当的后果。
(来源:搜狐网、网易等)
除了车子不外借
医保卡也不能借哦~记住了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