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60年代,中国还没有开始改革开放,各方面都很落后,特别是医疗卫生方面。由于人口数量大,营养状况差,疾病种类繁多,而医疗卫生工作者严重缺乏,所以祖国的医疗卫生事业面临严峻挑战。这时候就出现了“赤脚医生”这个群体。“赤脚医生”是指一般未经正式医疗训练、仍持农业户口、一些情况下“半农半医”的农村医疗人员。当时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医学世家;二是高中毕业且略懂医术病理;三是一些是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赤脚医生为解救中国一些农村地区缺医少药的燃眉之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医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从事临床外科工作5年,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例很多,其中记忆最深刻的还是2年前那一例。那是十月下旬的一天,下着小雨,天气微凉,办公室走进一位老年妇女,一瘸一拐,询问病史中得知老人20年前的一天下池塘捡河蚌不小心踩到玻璃,顿时鲜血直流,立刻被旁人送到村里医生那处理。由于是赤脚下水,淤泥很多,所以伤口很脏,很难处理,村里的医生帮她清理完伤口就包扎起来了,没有探查伤口的深度和是否还残留异物。之后的日子她时常会感觉伤口处疼痛,别人告诉她,那是因为伤口“发损”引起的,乡下说“发损”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大概意思就是旧伤遇到天气变化就会疼痛。所以她也没有太引起重视,这种状况持续了20年,直到现在,生活条件好了,人们对自身身体的重视度越来越高,医院。帮她体格检查了一番后,还是考虑有异物,然而拍片并无显影,所以我们经过几个医生探讨后还是决定打开探查,最后的结果还是正是了我们的判断,异物取出,患者从此痊愈。由此感叹,医疗工作要全神贯注,来不得半点马虎,有时一点很小的差错就有可能给患者带来无法弥补的后果。当然,我们也应该尊重赤脚医生为祖国卫生事业的伟大贡献,这一点毋庸置疑。同时我们也不禁感叹那个年代的民风淳朴。大家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医患关系和谐。反观此事,如果发生在现在,肯定又是一起严重医疗事故。这年我国的医患关系十分紧张,各地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医,杀医事件,令人痛心,如果人人都能细心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心态放端正,那么很多不良事件都可避免。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尽力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我相信,未来的医疗秩序会越来越良好,医疗环境会越来越健康,医患关系会越来越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