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2月24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杨文在诊疗中遭到患者家属恶性伤害,最终抢救无效身亡。犯罪嫌疑人孙文斌涉嫌故意杀人罪已被逮捕。
据央视新闻报道,12月28日召开的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获得表决通过,将从年6月1日起施行。该法中写入了多个“防医闹”条款,包括国家采取措施,保障医疗卫生人员执业环境等。
事实上,“暴力伤医”事件是全球性痛点。
医护行业面临暴力“高风险”
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的在线数据显示:在美国,超过57%的急诊科医生受到过武器威胁;在亚洲,暴力伤医的情况相比西方国家更严重,特别是在印度,超过75%的医生曾面临患者或其家属的暴力袭击。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发布的报告显示,医护工作者遭遇工作场所暴力的概率是其他行业从业者的4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医生面对的患者及其家属通常处于焦虑或情绪激动的状态。
按照人群来分析,年轻医生和女医生更易遭遇暴力事件。在医院所有科室中,急症科医生面临的暴力风险更高,尤其是言语暴力。
《医学与外科杂志》分析称,导致暴力伤医事件的常见原因包括患者等待就诊时间过长、医患沟通不够、医疗过程中缺少人文关怀、患者维权渠道不畅等等。此外,医保政策、媒体报道、医院应急保护措施等也是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
美国:医生趋于沉默,暴力预防法正在审议
不少人认为在医疗水平相对发达的美国,医患关系相对和谐。事实上,美国的暴力伤医事件仍然处于不断增加的趋势。
美国急诊医师协会年进行调查后发现,受访医生中,47%的急诊医生表示曾遭遇身体攻击,超过60%的医生表示在年遭受过袭击,多数来自患者及其家属。
据美媒NPR报道,美国的暴力伤医事件频发,但鲜为人知,因为大多数医生和护士对不造成生命威胁的暴力行为保持沉默,他们已经将此视作工作的一部分。美国医学生大多学过现代版希波克拉底誓言,其中有一条写道:我将谨记医学是科学也是艺术、温暖、同情和理解可能比手术刀和药物更重要。
暴力伤医事态加剧,医生受够了。/NPR网站报道截图
美国克利夫兰诊所总裁汤姆米哈耶维奇说,一些医护人员考虑到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心态,对暴力行为采取容忍的做法。而且,医生报告患者伤医事件后,他们常常会被外界认为在处理医患关系方面能力不够。
《医学与哲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国外暴力伤医现象及防控对策研究》中提到,截至年,美国已有约38个州政府通过专门立法以保障医护人员的正当权利,通过处罚施暴者来减少暴力伤医,医院管理。
据美国国会网站消息,今年6月美国众议院已经通过了《针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法》,医院实施预防暴力的计划,医院如果瞒报暴力伤医事件,将会面临罚款。目前,参议院正在审理这一预防法,如果通过将交至总统签字,正式立法。
《针对医疗保健和社会服务的工作场所暴力预防法》审议进度/美国国会网站截图
英国:暴力伤医者的监禁刑期加倍
缺医少护一直是英国社会面临的棘手难题,而随着“脱欧”的推进,欧盟国家注册来英国从事医护工作的人数骤减,继而导致民众就医难。在这一背景下,医患关系愈发紧张。
据《卫报》报道,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NHS)年10月发布数据,1/7的英国医护人员在年曾遭遇工作场所的暴力事件,这个数值创下5年来新高。一年时间里,平均每天有起不同程度的暴力伤医事件在英国发生。
《卫报》网站报道截图
今年10月,英国政府引入《NHS减少暴力策略》,旨在加强医护人员应对暴力事件的培训,同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医疗暴力事件的曝光度。NHS与皇家检察署以及警方已经建立起伙伴关系,以便更快地将暴力伤医者诉诸法庭,对此类犯罪案件采取“零容忍”的态度。
英国官方医护组织“皇家护理学院”(RCN)网站介绍,去年11月,政府通过了《攻击急救人员法案》,加强对暴力伤医行为的惩罚力度。法案规定,对医护人员或急救人员实施暴力,最高刑法从监禁6个月增加至12个月。
德国:医院聘用私人安保防暴
年7月,医院响起枪声,一位正在做手术的医生被枪击死亡,凶手是曾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他在射杀医生后开枪自杀。这起案件引发德国对医患关系的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