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心术”引发了国人的热议,医院大夫与患者之间的矛盾。当前,随着宠物热及空巢老人的增多,宠物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爱戴,已成为家庭的一分子。因此,宠物生病后引发的重视程度也相应增加,而宠物医师对宠物的关切程度发展相对较慢。所以就增加了宠物主人与宠物医师之间的矛盾风险。
本人从事宠物临床诊疗十余年,现对宠物主人与宠物医师之间的主要集中矛盾及解决方案做一个初步总结,希望能给广大宠物医师以帮助。
1、医疗纠纷
也就是宠物主医院技术水平存在疑问或宠物医师在治疗及手术过程中存在失误引发矛盾。人医疗纠纷举证责任倒置;宠物诊疗纠纷不同于医疗纠纷,按照“谁主张,谁举证”的一般举证原则。产生纠纷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1.1宠物医师与宠物主人沟通不到位引发医疗纠纷。
(一)在开始问诊时一定要全面,这样利于诊病,不易误诊,避免纠纷。治疗前,一定把宠物的病情和主人说清楚,让主人知道宠物的患病程度及下一步治疗的方法、达到的效果评估等。这样即使患病宠物无法治好,主人心里也平衡了。
(二)用药期间一定要把处方记录详细、清楚,带回治疗的药物一定要把剂量、次数、间隔时间、用药方式、储存方法等交待清楚,避免用药错误,引发不良后果,产生矛盾。
(三)回家静养、术后出院、都要嘱咐清楚,避免矛盾隐患。
1.2宠物主人对宠物医师技术水平存在疑问引发矛盾。
这主要是宠物医师在诊断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让主人找到阐述前后矛盾、解释不合理、治疗效果与病情预测相背离的地方。也可能是医师本身专业技术水平不高、操作粗糙、不规范、形象不庄重、拖沓。
1.3诊疗过程中存在意外及宠物医师存在误诊、误治,引发矛盾。
(一)治疗宠物和人一样,也存在药物过敏、心脏骤停等突发事件,若抢救不及时,就会有生命危险。由于治疗给药出现意外的,沟通较容易;而疫苗注射出现过敏的,沟通较困难,必须先讲清楚利害关系、书面签订协议,医院观察半小时才能离开。疾病过程中需要手术治疗的宠物,生命体征比较差而且不平稳,容易引发心脏骤停,出现危险;但我们可以手术时采用呼吸麻醉加监测仪全天监护,能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二)当医师诊治时出现错误时,要及时纠正。并且通过沟通来改善与宠物主人的关系,达到合理解决问题的目的,努力做好善后工作。
2、医闹
有些人为了获得不义之财而采取的极端手段。为了避免此类事件发生,个人总结以下措施。
2.1充分行使医疗告知制度。
所有告知内容需有主人签字,宠物在治疗过程中的病情可能变化趋势、出现的危机情况、要进行的治疗措施及相关费用,医师要进行告知,得到主人确认后才能进行诊疗。认真填写危重病例、治疗协议、手术协议、疫苗注射协议、安乐死协议、住院协议等书面性文字。
2.2病历书写规范。
书写病历一定要客观、真实、及时、完整记录,用词准确、规范,字迹清晰,语言通顺,规范使用医学术语等。病例保存尽量长,以防出现医疗纠纷,这是诉讼过程中重要的证据。
2.3麻醉专人管理,合理注射。
患病宠物手术治疗,宠物绝育手术等都需要麻醉。然而宠物没有过敏测试,而不同个体对麻醉药物敏感程度不同,所以一定要精确、合理用药,密切观察麻醉后的宠物状态,最好由专人管理使用麻醉药,这样麻醉经验丰富、意外的风险就相应减小了。
2.4疑难病例会诊。
对于一些疑难病例需要安排时间,汇集多方面专家开展会诊制度,可医院专家会诊,共同商讨治疗方案。对于难应付的动物主人建立报告制度及讨论制度,也可以开展院内、院间通报共同研究应对计策。
2.5制定宠物诊疗纠纷处理预案。
根据宠物价值、患病程度,伤亡过错等进行综合分析后确定赔偿额度。发生纠纷事件后,首先封存病例,通过当场录音沟通、协调,不能达成共识的,可以通过法律途径来获得主张;如主人情绪激动时,出现医闹,医院人员一定保持冷静,不可与主人大吵大闹,必要时以扰乱公共秩序报警寻求帮助。
总之,医院收治宠物病例增加,相应出现双方矛盾的机率会相应增加,医院只要本着严格遵守《动物诊疗机构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业兽医严格遵守《执业兽医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相关规定,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加强自身执业道德修养,认清自己的职责,“什么事是自己必须做的、做好了能得到什么、如果做不好要受到什么惩罚”,只有理清了这些关系,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坦然面对出现的误诊、医闹事件。通过沟通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通过法院解决。同时我们也急切呼吁国家能尽快出台《宠物医疗纠纷调解(鉴定)规则》的相关管理办法,让执业兽医有法可依,再通过各兽医同仁共同努力,尽快让我们兽医成为真正的“保障人类健康的坚强卫士”。
(来源:中国动物保健,葛慎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