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高兴与不高兴,我都一并收着。
上回说到,咱们到了国家美术馆前面,看到了浓郁圣诞气氛的摊位和装饰。
进入到美术馆之后,能感觉到它和大英博物馆现代化气质的不同。果然我还是更喜欢富丽堂皇的中世纪穹顶和雕刻装饰。
疫情前的美术馆也是人山人海,尤其是圣诞节期间,有名的画前都排着长队上前欣赏。画作储量很大,只是以我浅薄的见识,仅仅认到了梵高、高更、保罗塞尚以及莫奈为主的几位画家。
?
?
梵高画作?
梵高的向日葵前始终围绕着很多游客,所以没能找到很合适的拍照角度。
莫奈画作
?
塞尚画作及自画像(后二幅)?
高更画作
?
其他我非常喜欢的作品?
在我接触认识过的风格中,我最喜欢的还是偏写实和印象派且色彩丰富的画作。也许在来到欧洲之前,我会觉得莫奈的画作过于模糊,但来到欧洲,尤其是在代村这种小城市里,常常会有置身于莫奈画作的感觉。波光粼粼的湖面上,轻轻柔柔地漂浮着小朵的睡莲,与梦境丝毫无异。此外,每到一座城市当地的博物馆,看到融入当地景色的画作时,有种穿越时空重新俯瞰这座城市的历史感。俗套地说,会产生‘人类在时间和空间面前多么渺小’的感慨。
从美术馆离开后,又漫步到了泰晤士河畔,看到了红通通的伦敦眼。
LondonEye(MillenniumWheel)
伦敦眼又名千禧之轮,英国人居然这么喜欢千禧这个词,除了千禧桥还有千禧轮。不过这个审美不知道能不能进步一点,一会红通通一会蓝幽幽,后面国会一会绿一会黄,拍出来实在不上镜。
?
?
非常不巧又在维护的大本钟???
在伦敦的最后一天,去逛了一些有名建筑的景点。
TheShard
碎片大厦确实比我想象中要丑一点,没有渲染图里那么赛博朋克。
20FenchurchStreet(Walkie-Talkie)
曾经烧穿好多汽车的对讲机大楼,在河对岸的视角下,看起来也确实符合它地标建筑的身份。
StMaryAxe(Gherkin)
因为没有专门去看,只拍到在对讲机旁边露出的半个小黄瓜尖尖。第二张图来源于维基百科。沿着路继续走,就走到了伦敦桥。Londonbridgeisfallingdown...
一看到糖果摊就走不动路,买了七八英镑的糖才心满意足离开。TowerBridgeandseagull
塔桥是一座不太宽阔但很繁忙的桥,汽车和游客都很多。
TowerofLondon
河对面的伦敦塔城堡,里面也有皇家卫兵,但是疲惫的我们没有进去参观,只是路过。
走不动路了!乘坐地铁吧。
St.Pancras
圣潘克拉斯铁路车站,金碧辉煌且雄伟高大,紧挨着国王十字车站。
过于庞大的圣潘克拉斯车站,无法完整装进镜头。
对比一下旁边的国王十字车站,非常古典和娇小。
KingsCross
国王十字车站里有很多哈利波特周边元素,除了周边纪念品店,还有人山人海排队拍照的9又3/4车站。
?
?在这里不仅有喜欢学院的服装围巾提供,有工作人员姿势教学,还有工作人员帮你抖动围巾仿佛你马上就要进入9又3/4车站了!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每个国家必去的地方:唐人街。
这里的牌坊显得很热闹,店铺确实也很多。在这里,还有周杰伦最喜欢喝的奶茶——MachiMachi,依然是大排长龙,有着一望无垠的队伍,所以买一杯不热门的奶茶望梅止渴一下,果然不好喝。
在这里吃完一份湖南米粉,天色渐晚,就一路漫步到最具有圣诞气息的摄政街去消食。
大街上也是热热闹闹人来人往,不知道疫情后的伦敦圣诞,是否还这么欢腾。
天使形态的装饰灯,贯穿一条条街道,闪烁的灯光衬托着喜悦的气氛。情侣在马路中央的间隔带上拥吻拍照,还主动走过来问我们需不需要拍照。
在伦敦的最后一晚是欢快和浪漫的,完全没人预料到一个多月后的疫情的发生,会是改变人生的历史事件。
终于写完了年伦敦之行的经历了,记忆缺失的部分都由照片自带的定位和维基百科补充了。
疫情之后再没有这么满足的出行了,真心希望病毒能够早日被肃清。
InUK,in(一)
InUK,in(二)
安
×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