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国的小伙伴们想必早就到大英博物馆去参观过了吧,是不是被这个世界最大的博物馆里面的藏品为之惊叹呢?是不是也想着拿几件回去收藏呢!其实过去傲娇的博物馆也会倒腾自己的藏品,制作出售有趣的、高质量的博物馆纪念品哦,来看看吧!
大英博物馆周边●维京橡皮小鸭和日本武士小鸭
大英博物馆喜欢结合馆藏开发有英国特色的产品;这一组维京橡皮小鸭和日本武士小鸭还有罗马以及古埃及小鸭兄弟......推销噱头是“和历史一同洗个澡”。这个国家的人们喜欢在白色的浴缸里漂上几个黄色的呱呱叫的橡皮小东西,这是无数小孩童年最美好的回忆,以及无数成年人浴室里不能示人的小秘密。啊,多么美好啊,那些只有你和小鸭鸭一起共度的浴室时光~~
●罗塞塔石碑u盘
大英博物馆的另一个特色是把某件藏品当作SuperStar,拼了命地为它开发周边;譬如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作为一块历史意义大于美学意义的大玄武岩石头,它在纪念产品上的老大地位倒是不可撼动。
●古埃及象形文字版PeterRabbit
PeterRabbit是英国的国民童话代表,哪怕不是铁杆粉丝,至少也知道该系列的第一个故事,关于彼得兔是如何不听兔子麻麻的话,非要跑到邻居Mcgregor先生家偷吃蔬菜结果差点反被煮了吃的故事。而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学部又是历史悠久声名远扬,再没有比这样的合作更萌翻天的了。
等等,大家脑海中有木有想起咱们博物馆的纪念品,也不比这些逊噢!譬如在大中华地区火得要命的,将小清新之魂贯彻得淋漓尽致,而且还偶尔走点恶搞风的台北故宫博物院。
台北故宫博物馆周边:●文具用品
●“朕知道了”纸胶带
●《唐人宫乐图》颈枕
以前,这只是一幅描绘晚唐时女子热热闹闹喝茶聊天聊八卦的作品~
于是有一天博物馆发现其中一位唐代胖美人儿的发型很有特色……
然后就变成现在这个处处透露着怪意但是让人很想买回来犯二的作品O(╯□╰)o!
提了台北故宫,怎么敢不提北京的正主儿。从时间节点上来看,故宫博物院重视纪念品的开发是晚了些,不过后起之秀有后起之秀的优势。最近北京故宫博物院发力颇狠,也是哗啦啦出了一批好东西。反正皇城范儿不用白不用,比起海对岸的小清新,北京故宫使起御用梗来毫不手软,倒也是自成一派。
北京博物馆周边:●尚方宝剑圆珠笔
大脑洞小朋友必备佳品,小时候要是有这个东西可以捏着它演一整天的脑内小剧场了吧!?
●故宫顶戴花翎官帽伞
有了它,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上朝时会被晒到了!
●故宫创意行李牌,公交卡套
奉皇上旨意出京,望各单位予以方便。
●“朕就是这样汉子”折扇
看完这些,麻麻再也不用担心我逛博物馆空手而归又或者只买到千篇一律的纪念品了~~~
博物馆是如何从傲娇蜕变到这般亲民呢?COTEL小百科初期,很多博物馆是精英和特权阶层的后花园,一般是戴着礼帽的绅士进得,满面尘灰的矿工进不得;渐渐地变成,受过良好教育的人进得,目不识丁的进不得;后来又变成,每个人都可以进,但是不弄坏展品就行,渐渐地发展为现在“博物馆属于每一个人,我们将竭尽全力为你服务”的样子。举个例子说,以前去大英博物馆,是需要准备入馆申请和邀请信的,但是,现在不用啦,大方踏进去就行!而且只要你在馆里仰天长啸一声说我看不懂某某某展品,估计会有一群museumeducator冲上来试图解“救”你。
重视博物馆与人之间的联系,重视博物馆教育,甚至寄希望博物馆成为有社会影响力和行动力的机构——这个转变大概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发生的。有一个相关的运动和相关的学派,分别叫做“新博物馆学运动”和“新博物馆学”。
拜整个博物馆界风气转换所赐。之前参观者想什么,对博物馆来说压根不是重要的事情。现在博物馆终于意识到要亲民,并重视每一位参观者。出售有趣的、高质量的博物馆周边就是其中一种做法,既能满足大家对纪念品的热爱,也算是把自己之前的傲娇身段往下拉个几层。
其中还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纪念品商店可以帮博物馆赚钱。现在许多博物馆早就过了由政府全权财力支持的好时光。更多的时候,政府只愿意支付掉一部分的运营费用(譬如维护藏品的钱),其他的方面就得靠博物馆自己想办法了。更要命的是,许多博物馆还不收门票(这点在英国尤为突出),即使收也不可能一人一万欧元,所以除去从土豪、土豪机构、社会机构以及其他渠道得到的捐助外,从博物馆商店赚来的钱也变得非常重要。这就激励博物馆认认真真地开发一些有创意、高质量的纪念品啦!
COTEL精彩推荐cotel_edu英国从来不缺博物馆,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从自然科学到人文艺术,品类齐全丰富,里面所典藏的作品都是价值不菲的人类财富。到英国的博物馆走一走,不仅可以丰富你的精神家园,也是了解英国历史和文化的必修课。戳戳阅读原文,COTEL为大家介绍一下英国十大著名的博物馆,大家有机会一定要去看哦!更多精彩,敬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