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中央指导组指导组织疫情防控和医疗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年3月31日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请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等介绍中央指导组指导组织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进展,并答记者问。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在湖北武汉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请来了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先生,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局长常继乐先生,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女士,中国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罗会明先生,请他们向大家介绍中央指导组指导组织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工作进展,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首先,请马晓伟先生作简要介绍。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

马晓伟

各位媒体朋友们,大家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亲自领导这场斗争。中央指导组1月27日驻扎武汉以来,全面有力地指导、组织和推动湖北省加强防控工作,把握患者救治与社区防控两个关键,从防与治两端遏制增量、消化存量、控制变量。经过艰苦努力,以武汉为主战场的全国本土疫情传播已基本阻断,疫情防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效。

中央指导组始终把患者救治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就医疗队选派、拓展床位资源、重症与轻症救治、中医药应用、康复、出院患者监测管理、院内感染防控等作出专门部署,从管理与救治两个方面着手,一个难点一个难点研究,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攻坚,目前湖北全省累计治愈患者多例,治愈率超过了93%。

在医院管理方面,医院、各省份和解放军调集多名优秀医务工作者,组成了多支医疗队,携带设备和物资驰援湖北。其中重症医学感染、呼吸、循环和麻醉专业人员有多名,有10个省份派出本省20%的重症专业人员,可以说是尽锐出征。

中央指导组精细化调度,使救治能力与任务量、救治难度相匹配。果断决策,医院、医院,加快整院区改造,多渠道拓展医疗资源,承受住了暴发流行期诊疗量激增的“饱和冲击”。采取国家医疗队整建制接管、“以院包科”、“以省包科”等模式,建立联合医务处、护理部和院内感染控制部,组成国家、省、市联合专家组,落实患者日评估、疑难病例讨论会诊、定期巡诊、整体护理、死亡病例讨论5项制度,7次修订诊疗方案,3次修订重症诊疗方案,提高救治同质化、标准化水平。

临床救治方面,着力提高临床救治的针对性、创造性和整体性,做到“五个结合”。一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依据病理解剖等显示的靶器官损害,采取针对性更强的治疗手段,把握临床的主要矛盾,注重早期识别重症、早期开展有创机械通气、早期供氧、早期提供支持疗法、早期实行抗凝,实施多器官功能保护等手段,做到关口前移、精准施治。

二是前方救治与后方支持相结合,发挥后方资源优势,借助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多学科会诊,对治疗时机、手段和剂量等予以全面指导。

三是医疗与护理相结合,重视基础护理、重症护理、专科护理和心理护理,及早发现病情变化,注重细节,护理到位。

四是医疗与管理相结合,建立了联合诊疗组织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救治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

五是中医药与西医药相结合,促进中医药深度介入预防、诊疗、康复全过程。同时,重视轻症患者的治疗,减少病毒载量,切断轻症向重症的转化途径。严格落实院内感染防控措施,4万多名援鄂医务人员无一人感染,这是最令人欣慰的。

疫情控制方面,中央指导组准确把握疫情阶段性变化,因时因势调整工作着力点和应对措施。从全国选派近千名优秀公共卫生、社区卫生和检测人员,组成36支防疫队,与湖北疾控人员一道工作。孙春兰副总理亲自协调推进在武汉市全部街道和社区开展拉网式大排查,排查出多名确诊和疑似患者,并收治入院,这对于控制疾病的蔓延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有效避免了疫情在社区的传播。

抓住核酸检测这个枢纽,想方设法将检测能力从每天人份提高到人份,反馈时间从6天缩短到4-6小时,做到“应检尽检,日清日结”。对所有小区(村)实行封闭管理,开展环境卫生整治与消毒,普及防护知识等。疾控工作者在丰富的实践基础上,6次修订防控方案,提炼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中国经验”,简要概括为“三四五”。把好“社区防控、发热门诊、面对面流调”三道防线;把握每一例病例“2小时完成网报,12小时完成检测,24小时完成流调”三个时限;抓好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防控三个重点;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四早”措施;管好“确诊、疑似、发热、密接”四类人员,做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应检尽检、应隔尽隔,“四应四尽”;落实“五包一”社区防控责任制;发放“五个一”工具包,做到排查、管控、督导、宣教、关爱“五个到位”。我们坚定不移地落实这些要求,逐步夺取了疫情防控的主动权。

当前,境外疫情呈快速扩散蔓延的态势。我们要按照中央要求,把重点放在“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上。慎终如始做好国内疫情防控,坚持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不松劲,落实到户、到人,实施精准管控。继续把医疗救治摆在第一位,湖北还有近病例,重症、危重症比例超过1/3,救治难度很大。托底救治团队要全力以赴开展救治工作,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挽救每一个生命。精准有效应对境外疫情输入,完善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全链条防控策略,对每一例境外输入病例深入排查,发现一起、扑灭一起,绝不让来之不易的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形势发生逆转。

最后,我想说,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疫斗争中,广大卫生健康工作者白衣执甲,逆行出征,在组织管理、业务能力、医德医风方面接受了全方位检验。实践证明,这是一支政治坚定、技术优良、医德高尚,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医疗队撤回过程中,党和人民给予了极高的礼遇,医疗队也深切感受到湖北人民依依惜别的深情。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将慎终如始,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为夺取抗击疫情的最终全面胜利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主持人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

寿小丽

谢谢马晓伟主任,下面我们进入答问环节,今天我们仍然采用视频连线的方式进行提问,提问前请记者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请开始提问。

人民日报记者

当前每日境外输入病例已经超过我国本土每日新增病例,请问在防输入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将采取哪些措施?谢谢。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

马晓伟

防止输入现在是我们国家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这个问题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先生回答。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

于学军

谢谢你的提问,这个问题大家也都很关心。大家知道,中国国内的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本土疫情传播基本上已经阻断了,但是仍有零星散发的病例出现。与此同时,境外疫情快速蔓延,给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带来很大的压力。国家卫生健康委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会同联防联控机制相关部门,全面实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防控策略,做好从境外到国门、从国门到家门的全链条防控,强化无缝衔接和闭环管理,防范境外疫情输入。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

首先,要控制传染源。及时分类、转运入境人员,并且对重点人员进行精准管理,将海关部门在口岸检疫发现的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以及有发烧症状的重点人员及时转运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第二,要切断传染途径。加强入境人员跟踪管理,建立地区之间的协作机制,人员转运“点对点”,确保无缝衔接,及时将入境人员送到目的地,切实降低人员在转运过程当中的感染和传播风险。依托信息化技术,对入境人员进行动态管理,强化入境后的14天医学观察,如果出现症状以后,要立即送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诊断治疗。

第三,要防范社区传播。返回社区的入境人员,社区要进行登记、随访,纳入网格化管理,并且严格按要求对实施居家观察的入境人员进行健康监测,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立即转送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排查、治疗。

同时,要加强密接人员的管理,也就是密切接触者的管理。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对入境人员的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按照规定开展流行病学的调查,对排查出的密切接触者要按要求实施隔离、进行医学观察,以切实降低其可能导致的传播风险。谢谢!

日本经济新闻记者

目前湖北省还有人左右的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他们的治疗情况如何?谢谢。

中央指导组成员、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

马晓伟

这个问题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焦雅辉女士回答。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监察专员

焦雅辉

谢谢你的提问。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在中央指导组的指导下,湖北省医疗救治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湖北省的在院患者持续下降,武汉市的累计治愈率已经达到了92%,截至3月30日,武汉市重症患者已经从最高峰时期的多例下降到现在的例,这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具有共同的特点,年龄比较大,合并有多种基础疾病,病程迁延,同时有多个器官的损害,有的还有严重的感染,救治的难度非常大。截至目前,在院的重症患者当中,有82例患者采用了气管插管,有13例患者使用了ECMO,33例患者进行俯卧位的通气,还有38例患者进行了CRRT(床旁血滤)。为了做好这些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我们现阶段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进一步落实“四集中”原则,在把这些医院集中的同时,我们也把这医院组建的医疗队所承担的病区进行集中,进一步优化医疗资源,加强重症救治的力量。

二是进一步加强生命支持和多器官的功能支持。由于这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绝大多数都有多个器官功能的损害,除了肺脏以外,还有心脏、肾脏、肝脏功能的损害,同时免疫系统和循环系统也会出现问题,我们采用ECMO治疗、有创呼吸治疗、俯卧位通气、CRRT治疗的同时,给予他们营养支持的治疗,增强免疫力,改善循环,采取多种方式加强生命的支持。

三是加强病情的监测和护理。这些患者由于病情比较重,变化也比较快,所以我们加强整体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变化。同时,对于ECMO、气管插管、俯卧位通气、CRRT的患者还要加强专科护理。与此同时,我们还加强了基础护理,这些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对于提高治疗效果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四是我们把专家巡查制度改为国家级的专家驻点制度。我们把国家级专家派驻到这些收治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医院,与医院的专家共同对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进行医疗救治,特别对于危重症患者进行“一人一案”式的管理。

五是建立了病例讨论制度。每天在固定时间组织军地的各地专家大家共同开展病例讨论,进一步深入分析救治的成功经验。截至到目前,这些重症和危重症患者转归为治愈的比例已经从14%提高到了88%。进入3月份以来,每天都有到例重症患者转为轻症患者。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我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uaxingjiuye.com/ysfx/76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