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省份、85%的市、69%的县建立了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全国医院接入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医院初步实现院内医疗服务信息互通共享……国家卫生健康委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发布的数据显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全民健康信息化建设成效显著,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不断提升。
当下,数字经济正在款款向我们走来;数字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医疗卫生健康领域,数字的作用越发凸显,成为我国医疗健康的重要保障,让人民群众从中感悟到数字技术应用的满满幸福。
疫情防控,数字抗疫显奇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已经两年多。两年多来,疫魔肆虐全球,而中国却相对损失较少。除了我们积极推行精准防疫,严密布控,实行社会化动态清零措施外,数字技术的应用功不可没。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挥了突破时空限制、免接触的优势,在保障患者特殊时期就医需求,降低患者感染风险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开辟了线上抗疫的“第二战场”。现在,出入公共场所,必须持有健康码,这已经成为一种制度要求。国家出台关于促进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与“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意见,推动形成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以大数据发展和“互联网+”服务为引领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实践证明,全民防疫离不开数字技术的支撑,离开了数字支撑全民健康就无从谈起。
健康医疗大数据,百姓健康的守护神。大数据时代,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数字就是一份份健康表,通过数字传输,全面掌控人的医疗状况。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全民健康关乎国家发展,关乎国家未来,不能有丝毫的马虎与懈怠。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正加快与医疗行业融合。国家坚持以服务人民健康为中心,在全国31个省份开展“5G+医疗健康”创新试点项目项,在上海、浙江、安徽等15个省份开展医学人工智能应用和社会治理实验,在北京、山东、海南等12个省份开展区块链创新应用试点,均取得阶段性成效。人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日臻完善,人们会从一个个大数据中分享医疗改革进步成果,不断满足人们的健康需要,让大数据成为百姓的“守护神”。
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让互联网成为人们的健康之网、幸福之网。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不但改变着人们的消费习惯,同时也在改变着就医习惯。以中医院为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互联网诊疗的就诊人次占门诊总量从疫情前的2%增长到20%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一直备受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