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4月7日上午,随着民建成都市锦江区总支主委曾政光一声令下,一支援藏医疗队向座落在海拔米的四川甘孜医院挺进。
援藏医疗队由民建成都市锦江区总支会员医院的医务人员组成。民建锦江区总支主委曾政光介绍,炉霍县登记在册的透析患者40余人,受人力资源、环境资源条件掣肘,当地一直没有建立血液透析室,40多名患者只能舟车前往几百公里外的雅安、康定等城市进行透析。因为透析距离远,过年过节也无法与家人团聚,有些重症病友要长期在外地租房透析,给自己和家人都带来许多不便,作为定点援助炉霍县的民建锦江区总支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解决好当地医疗“卡脖子”技术责无旁贷。
4月7日,医疗队抵达四川医院,队员们顾不上舟车劳顿便立即进入工作状态。援藏队员杨娇、张雪第一时间来到血透室,了解现场环境、设备、药品准备情况,摸底现场工作人员技术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对当地血透医护人员进行精炼实用的理论和操作培训,组织他们对抢救用品、护理治疗前期做准备,并在患者正式上机前对院感检测、水机检测做了系统的检查和规范调整。
规范的血液透析操作流程是医疗安全的保障。4月8日清晨,杨娇和张雪开始为当天的培训做准备。主要培训方面为动静脉内瘘透析患者上下机标准操作流程,包括准备、核对及检查、评估、安装及预冲、治疗参数设置、动静脉内瘘的处置、连接上机、上机后的评估、用物整理、双人核对、回血、下机评估、废液排放、总体评价等。同时还强调操作前后必须严格三查七对,严格执行核心制度,严格操作规程,最大限度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合理配置医护人员数量是诊疗活动正常开展的保障。杨娇和张雪在血液透析科室多年工作,经验丰富,医院血液透析中心开业接诊当天担当主力,接待多数肾病患者,忙而有序,有条不紊。随着最后一位透析患者安全顺利下机,杨娇才长舒一口气,她说到,患者在透析中不能有一点马虎和失误,我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我所学教给这里的医生护士,让“输血”变“造血”,提高当地患者的透析质量。
血透室顺利接诊标志着炉霍县在自主透析发展道路上跨出了第一步,为藏区血透患者打通了“生命通道”,同时也为民建锦江区总支援藏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当医院建立了血液透析室,并邀请了专业的指导技术人员后非常激动,表示“在自己家门口做透析以前想都不敢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