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保险科技公司,底层的数据联通非常重要,如果团险产品或者高频医疗险产品形成数据孤岛,就无法将客户的属性、风险的属性以及就医的数据串联起来,这就直接导致无法在诊前诊中甚至诊后解决客户的医疗健康需求。
保险极客创始人CEO任彬在大会上发表演讲。他提到,未来的支付比例中,商保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中国老百姓的支付中,从不到4%的比例扩张到接近30%的比例。以下是任彬的演讲实录,经36氪整理编辑:大家好,我是保险极客创始人CEO任彬,很高兴这次借36氪的平台能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在医疗健康和保险支付这个领域里的想法和思考,也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所做的事情。从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可逆的在经历着两个非常重大的底层变化,第一个是现代化,中国正快速的从农业化社会变成现代化的社会,在现代化的场景下相信有很多东西都在被改变。同时,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中国正不可逆的迎来快速的老龄化。在社会的现代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叠加下,未来中国面临的医疗和健康,包括养老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对比了一下中国和美国,甚至是德国和英国的医疗支付的数据,我们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特点,在全球相对比较发达和成熟的国家里面,老百姓的个人医疗支付的比例基本上是10%-15%之间,简单来说就是当看病有一笔块钱的医疗支出的时候,一般自己掏10-15块钱之间。而中国老百姓的自付费的比例占到35%。从一个更长的维度来看,中国老百姓的自付费比例在10%-25%之间将会是更加稳定化的结构。这就意味着在将来的支付比例中,商保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到中国老百姓的支付中,我们会从不到4%的比例扩张到接近30%的比例。年整个中国的医疗支付的现状:年全国80亿次门诊,门诊的人均金额大概是块钱左右,差不多有2亿多次的住院,而住院人均的金额大概是多元左右,合计构成了中国大概5.1万亿左右的医疗支出。中国目前的医保覆盖,3.2亿的城镇职工,10多亿的城乡居民。在这样的现状下,过去几年中国的健康险的增速非常快,原因也比较简单。随着整个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医疗越来越强的需求,一定推动着健康险领域的快速增长。从年-年健康险的增幅达到了34%。年开始,健康险正式成为中国的第二大险种,以前是车险更大。健康险快速的到达了近万亿的规模。在健康险中,我们详细看一下。健康险分成高频低额的医疗类的产品,或者高额低频的类似于重大疾病的产品。年上半年,健康险的保费规模不到亿,其中有亿左右是短期的健康险,亿是长期的健康险,长期就是重疾。从支付来角度来看,因为健康险存在的目的是给医疗体系做支付的,长期健康险0多亿只对应了亿的支付,而短期健康险大概对应了多亿的支付。所以我们明确的看到,其实在解决老百姓日常头疼脑热就医的过程中,支持高频医疗的,进行医疗补偿的产品,会是整个中国健康险最主力的产品之一。横向对比美国,大概美国现在是亿美金的健康险市场,接近6万亿人民币。其中80%都是在企业团体里去解决人们这种高频日常的医疗支付了。这也是保险极客从年底成立以来,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我们也是一家创业公司,但是在过去的六年的时间里,我们没有换过方向,我们一直坚持在中国这个体系里面,去解决基于企业场景下的高频医疗险的问题。在过去的六年里,我们也做了一些成绩,也获得了一些资本方的认可。到目前为止我们大概服务了多家企业,在全国12个城市有了分支机构。在思考整个“医疗健康+保险支付”环节的时候我们看到的高频医疗险会成为越来越重要的问题。健康险之所以叫健康险,一定是要解决人们医疗支付中的问题。大家想象一个场景,当一个老百姓医院看病的时候,他基本上享受完了医疗服务之后,他把钱直接支给医疗服务方。当保险介入的时候他会变成三方,就是老百姓把钱先付给保险方,然后他享受医疗服务,保险方再把钱转付给医疗服务,所以就多了一方介入。多了一方面就多一层阻力,这是没有效率的,在降低效率。但整个健康险参与到中国医疗健康支付里的核心目标应该是提高效率,通过保险的参与来解决老百姓直接对医疗方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和各种低效的问题。那怎么解决这一层的效率?我们保险极客在过去六年的思考是,在目前的科技和能力环境下,叠加中国的保险市场和中国的医疗体系下,其实能够抓住的核心点是数据。你怎么能够构建一个完整的底层体系,把实际使用的用户方,把提供医疗服务的医疗服务方,和保险服务方,在过程中所有需要使用的服务的数据,全部形成一个基础的数据底盘,从数据上我们能看到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人对接什么样的医疗服务,什么样的人对接什么样的医疗产品、保险产品,才能形成一个更高效的状态,才能真正的让保险参与进来,让整个运行变得效率更高。所以保险极客过去的几年核心做的是底层的数据体系和框架。在最底层我们连通保险公司,跟保险公司从承保保全和理赔上完全打通数据。右边我们连通医疗服务机构,解决大家诊前、诊中和诊后的所有数据汇集的问题。然后体系内,我们解决产品风控体系的问题,就是我们怎么给企业和员工提供更合适的比较OK的保险产品。然后在这个产品基础上去形成一些有效的风控措施,同时我们要输出理赔和服务的有效体系,因为在高频医疗险里面,大家日常就医要走保险支付和保险的理赔的,那怎么在理赔和支付环节上做的效率更高,更贴合大家。同时在整个运营体系里你要输出,因为它不能是一个干巴巴的东西,在用户、服务、保险之间,要有一套完整的运营体系,形成一个有效的整合。我们会给客户端去提供一些客户端直接使用的点。比如说toB,在企业端我们能够帮助客户定制每个企业合适的方案,然后给他们的员工提供一整套的解决办法。同时给企业端一个SaaS系统,我们通过SaaS系统简化了他的实际操作,让他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数据看板,看到企业整体的员工的健康状态。在C端我们不仅解决了C端保险通过企业加入到这个体系的后续医疗保险问题,同时我们可以根据员工个人的属性,智能推荐加自选的方式,为他和他家人共同的进行保障设计,让保障变得更科学。一个员工可以通过企业的入口,给全家配置保障。同时我们给C端建立起完整的医疗和健康管理档案,从他进入了保险机构的体系后,他每一次的理赔报销服务、让他每一次在享受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所沉淀的数据,形成一个只对他的健康管理体系和档案,能让他更好的掌控自己和自己家人的身体情况。在另外一个维度上,我们形成了一套云团险的SaaS体系,我们是年国内第一家推出基于团险的SaaS体系的公司。年我们成为第一家推出移动